by Zoey | Jun 11, 2018 | 有意義
遠距工作於 2010 年開始在歐美盛行,一方面是為了給予行動不便者,以及要在家照顧小孩的新手媽媽們工作的機會,隨著數位化的時代來臨,台灣也開始在 2015 年左右跟進,許多公司開始提倡遠距工作,也慢慢衍伸出了一些 遠端工作優缺點
我從 2016 年開始嘗試遠端工作,一開始一週在家工作 2~3 天,從 2017 年的 10 月開始,我正式邁入「完全遠端」,現在漸漸習慣後,也開始發現它的好與壞,如果你憧憬這種 Lifestyle ,卻又不知道這樣的工作模式到底適不適合自己?那可以聽聽我的經驗,也許會給你一些方向。
接下來我會個別跟你分享 6 個我遠距工作 4 年後所體會到優缺點,在看得同時也可以思考自己喜不喜歡這些優點,以及能不能忍受這些缺點,再來決定你要不要開始遠距工作喔!

遠端工作優缺點 – 優點
1. 工作地點自由
可以一邊旅行一邊工作,只要有電、有網路,在背包客棧、在飛機上、在海邊、在被窩裡,任何地點只要打開你的電腦就可以開始工作,不用擔心會不會來不及趕到公司打卡?會不會來不及趕到跟客戶約得地點?想必這也是大家最嚮往的優點。
我現在人在美國,可是我大部分的觀眾、業務和團隊通通都在台灣,合作的對象也在台灣,工作地點自由,讓我即使和對方相隔幾千里,依舊可以很良好的運作公司、跟團隊溝通、跟來賓做訪談等等。
2. 省時又省錢
省時,是省掉通勤的時間,你可以睡晚一點再起床上班,也不用擔心下班後要很緊張、急迫地趕最後一班末班車,也不用因為不小心在茶水間和同事聊天聊到忘我,因而耽誤了自己的下班時間。
省錢的種類就很多啦!例如交通費、被同事慫恿而加入團購的錢,更甚至,你可能會因為在家工作不出門,減少運動量就不太會餓,因而省下了很多的外食費,不管是時間還是金錢,都還有好多好多的例子 XD。
以前我在台灣工作時,因為家住得比較遠(從桃園到台北),通勤單程都要花上一個半小時(來回加起來將近 3 小時!),一天交通費來回就超過台幣 100 元!一個月就多了至少 3000 元的開銷,尤其下大雨的時候都會很無奈地心想:「要是今天不用到辦公室該有多好啊!」,現在通通都實現了!
3. 工作效率增加
你可能會很懷疑:「遠端工作的效率真的會比較好嗎?」其實這非常看個人的生活習慣 ( 這等等也會提到),有的人很懶散,容易分心,所以一不小心就會拖延工作,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很懂得時間管理的人,遠端工作確實能讓你更有效率。
你可以自己安排工作的時間,提早完成自己的工作,提早下班!只要工作完成,時間都是你的了!我就很常把當天的事情做完後看向時鐘,發現竟然才 4 點,外面天也都還是亮的,我可能就會好好休息一下,或是規劃其他的休閒活動。

4. 工作時的專注力更高
少了辦公室同事走來走去的腳步聲,同事大聲的聊天內容、主管怒罵同事的斥責聲,營造出一個安靜的環境,你就能更專注一次完成一項任務,許多研究都證明,一心多用不會讓你做更有生產力,只會降低你的專注力和效率。
當我們在切換不同工作,例如原本在打報表,然後手機響了回個訊息,再回來重新打報表,要恢復到一開始的專注度平均要花額外的時間,切換得越多次,你完成工作的時間就會不斷被拉長,只要一件正在進行的事情被打斷,完成那件事的效率就會減少 20%!
5. 減少來自上司與同儕的壓力
你不用再天天看到老闆那張討厭的臉,也不用面對不喜歡的同事對你的冷嘲熱諷,少了這些辦公室帶來的壓力,工作時的心情當然也有機會變好,可以運用自己的步調,訂定適合的午餐時間和休息時間,適當調節自己的工作壓力,但記得工作還是要及時做完喔 XD 。
6. 可兼顧工作和生活
雖然要看不同產業與公司的工作量,但是比起整整 8小時都被綁在辦公室的上班族,遠距工作者確實有更多的彈性能夠兼顧私生活,如果你的工作是責任制,也比較能夠自由拆解工作時程,例如如早上 8 點到中午 12 點,晚上 5 點到 9 點等。
一開始做遠距工作時,因為我住在美國,同事們都住在韓國與台灣,通常早上起床後的早上 9 點到下午 1 點,我都會先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吃完午餐後,大約下午 2 點才會開始「上班」,並一路做到晚上 9 點,這樣的安排就可以讓我同時兼顧工作和生活。

遠端工作優缺點 – 缺點
1. 需要強大的自律和時間管理能力
剛開始踏入遠距工作圈時,我是個超容易分心,很不會管理時間的人,如果要達到優點 3 所描述的效率,不只要有強大的自律能力,也很需要進入「勿擾模式」,要做到勿擾模式,在一開始接觸遠距工作時,擬就花一點時間去觀察你的時間到底都去哪了?
你可以每天在開始工作前,先寫下今天的 To-Do list,如果你的事情很多,也一定要標出今天一定要完成的三件事!其他的事情有空再做,或延後再做。
實際工作的時候建議把手機關靜音,並用鬧鐘設定可以休息的時間,建議可以使用每工作 25 分鐘就休息 5 分鐘的番茄鐘工作法,另外,加碼寫些下班後想做的事,也可以讓你更有動力完成今天的工作!
2. 沒有網路和電力就完蛋
雖然遠距工作有很多方便的地方,但如果沒有網路和電力,就跟吃飯沒有任何餐具可以用一樣直接完蛋,很多事都無法完成,效率和預計好的行程都會因此被打亂,之前就有一次大停電,連續停了 10 幾個小時,沒電、沒網路,難道是要強迫我休息嗎?哈哈。
所以如果我今天到了一間咖啡廳工作,永遠都會先看有沒有插座,網路我覺得還比較好解決,但如果沒有插座,你的工作時間就會被受限,或是忘記存檔電腦就被關機了,遇到了真的會欲哭無淚 XD 。
3. 無法做即時的溝通
遠端工作的弊端之一,就是溝通沒辦法那麼即時,尤其如果你配合的是外商公司,還可能有時差的問題,就算是都在同一個國家,也有可能私訊給同事,但卻等好久都沒人回?最慘的就是,剛好沒看到老闆的訊息,就被老闆以為自已偷懶?
無法做到即時的溝通可能會造成你需要經常待命,以免拖累工作進度,如果你很介意的話,這一點就必須要考量一下,或是跟你的同事和主管商量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取得一定的共識。

4. 孤單寂寞覺得冷
如果你是遠端工作,然後一個人在外租屋,身邊沒有另一半,也沒有可以聊天的對象,時間久了,這真的會讓你挺孤單的,有時候甚至會一整天都沒聽到任何人的聲音 ( 除了外面的叫賣聲 XD ),這不僅會缺少腦力激盪的對象,也會降低自身工作的精神。
如果時間再拉長一點,也可能會衍生出社交問題,所以在享受遠端工作帶來的好處之餘,你也必須要更加努力的在網路上交友、參加活動,或是去共同工作空間來工作,多認識一些新夥伴,與人類進行健康的互動,相信我,這對你回家工作的狀態可是很有幫助的!
5. 對未讀的訊息提心吊膽
這個情況就像是在辦公室時,老闆突然對你說:「XXX,等等到會議室找我,有事跟你談」一樣,就算是遠端工作者,也會有一樣的感覺,只不過變成是通訊軟體上的訊息。
不要覺得不用看到老闆和同事,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當你開啟通訊軟體,看到了 3 個未讀,開頭是:「你現在忙嗎?」之類的句子,相信你馬上就會有超多內心戲,擔心著對方要和你說什麼?
文字訊息是個很難感受到「語氣」的工具,也許對方只是要稱讚你說:「你上次做的那個簡報很不錯~」,打開訊息就像在開禮物盒,你永遠不知道打開後看到的是驚喜還是驚嚇 XD。
6. 家人永遠以為你有空
- 你今天在家喔?下午去幫我跑郵局一趟好不好?
- 你今天不去辦公室?那衣服可以洗一洗嗎?
- 你在家沒事的話能不能幫我去菜市場買青菜?
沒錯,這就是我在家工作最常遇到的問題,現在的社會觀念大多還是認為你一定要去公司、商店之類的場所待上好幾個小時才叫做你有在「工作」,當你的家人通通出去「上班」,就你一個人在家,對方就會認為你在家其實「沒事」,就會想要叫你幫忙這個幫忙那個。
這個部分很仰賴你和家人的溝通,例如雖然我整天在家,但幾點到幾點我需要跟客戶開會,沒辦法幫你跑郵局,不然最後苦得永遠是自己,隨著遠距工作越來越發達,相信社會的觀念也會漸漸改變:「在家工作也是在工作啊,你會叫我在上班的時候幫你洗衣服嗎?」
看完 遠端工作優缺點 ,你還會想要遠端工作嗎?
如果今天你的主管很願意信任員工,讓你有很大的限度去遠距工作,你不僅會感到被認同、被信任,更會因此增加工作的成就感,只要心情好了,工作的效率通常也會跟著變好,但如果情況反過來,你搞不好反而會比待在辦公室更不自在。
就像馬雲說的:「選擇一間好公司,不如選擇一個好老闆」,無論你是不是在家工作,這個道理都一樣,看完這 6 項優缺點,你還會想要嘗試遠距工作嗎?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Peace!
Zoey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by Zoey | May 19, 2018 | 有意義
轉眼間,我已經踏入遠距工作圈三年多了,做起事來也漸漸上手,所以我開始記錄自己星期一到五的生活,發現和以前待在辦公室的時候非常不同,沒有了 辦公室文化 的制約,我現在平均只要花 5 小時就能完成一整天的工作。
今天這篇文章會來和你分享我覺得遠距工作比坐辦公室好的 4 個好處,如果你可以獨立完成工作,用更少的時間完成同樣的成果,那為什麼一定要坐在辦公室 8 小時呢?在繼續看下去之前,我邀請你一起來思考這個問題。

辦公室文化 的最大缺點
如果你去 google 工作 8 小時的歷史,你就會知道在以前每位工人平均都要輪 10 幾個小時的班,才能維持當時社會的運作,後來工人們覺得不滿而發起了罷工運動,罷工運動引起了革命,最後逼迫資本家們妥協,改成現在一天工作 8 小時的制度。
即使跟以前比起來,我們的工時好像少了一點,但我仍然認為可以再更少,而且現在有許多的科技輔助,讓我們能夠用跟以前不同,且更有效率的方法來完成工作,我們先撇除時薪制的工作,因為他們上愈久就有愈多錢。
但如果以月薪制來說,你不管多做多少工作,薪水可能都不會加那麼一點,更別說如果你是需要常常加班的人,工作所付出的勞力跟你得到的薪水通常都不會維持正常比例,我也曾經待在辦公室好幾年,發現了一個最大的缺點:
Quantity Over Quality.
我相信很多人去上班 8 小時,就真的只是想要「待滿」 8 小時,即使本來的工作已經做完了,可能因為怕被老闆說太閒而被多指派工作,或是覺得要對得起自己的薪水,就會找任何事情來填滿 8 小時,最後每天到底做了什麼也不知道,就是時間到下班,隔天再待滿八小時。
我也曾經在職場上有過這種感覺,那時的我漸漸覺得在辦公室工作的自己,有種混吃等死的心態,於是我開始尋找解決方式,因緣際會下我接觸到遠端工作,知道了一種新的衡量工作表現的標準:以完成的事項多寡取代花了多少時間。
花的時間愈多,不代表你一定就能完成更多事情,對於沒有生產力的人來說,給他再多時間可能都做不好一件事,同樣的,很多人上班 8 小時,實際上搞不好只有不到一半的時間有生產力而已。
每個人有生產力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有人是早上,有人是晚上,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有彈性的工作時間,在自己最有生產力的時間工作,相信就能用更短的時間做完同等,甚至更多的成果,也有許多研究指出,如果一間公司採取「彈性工時」,就能夠讓員工的生產力大幅提升,因為:
- 員工能對時間有更多的主導權
- 有更多發揮創意的空間
- 感到被信任與認同
我相信未來用成果來說話的工作環境會愈來愈多,而不是每天多浪費好幾個小時的生命待在公司,而且不能做其他想做的事 ( 在本業工作能完成的前提下 )。

遠端工作比 辦公室文化 好的 4 個原因
#1 節省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如同前面提到的,大多數人在 8 小時之中,只有不到一半的時間有生產力,其他時間就只能做些不知所以然的事情來混時間,那這些時間實質上就是被浪費掉的,另外很多人都會忽略掉每天通勤、等電梯、和同事聊天等等碎片化的時間。
這些時間其實也應該被算進你的工作時數,但沒有老闆會為這些時間多付錢,反觀遠端工作,你幾乎天天在家,不需要通勤,假設你每天通勤需要至少 10 分鐘,那光是通勤就可以為你一個月省下 5 小時的時間了誒!
#2 能夠不被環境或同事打擾
上面提到有一個不必要的時間是跟同事聊天的時間,當然聊天能夠增進同事間的感情,但我相信更多情況是聊著聊著就忘記時間,工作來不及做完,更慘的可能還要加班,但如果你是遠端工作,就能大幅減少這種狀況。
除了同事,遠端工作也可以讓你自由的在各種更安靜的環境下工作,不會像在公司一樣,有人走來走去、其他同事在討論某個八卦被你偷聽到而導致分心,有些遠端工作者會喜歡自己到咖啡廳工作,可能偶爾還是會產生干擾,但相對於傳統的辦公室,我相信效率還是會高一點。

#3 減少工作疲乏感
遠端工作之後,我的私生活也有許多改變,而為了配合這樣的改變,我的工作作息也有些不同,例如我會去語言學校、上瑜伽課之類的私事,這些私事的時間可能會穿插在工作跟工作之間,原本我以為這會亂了我的工作步調,卻意外發現有私事反而很加分!
經過一些思考,我在想也許是因為我可以透過這些私事,轉換不同的地點和心情,讓我暫時從公做抽離出來,減少對工作的疲乏感,就不容易有:「啊~我都在工作,一天的時間都不知道跑去哪了?」的感覺,例如我一天的行程可能是這樣的:
- 早上去上課
- 10:00 – 12:00 工作兩小時
- 中午做午餐、休息
- 14:00 – 17:00 工作三小時
- 17:00 – 19:00 上瑜伽課
- 19:00 – 20:30 將剩下的工作收尾
我原本擔心突然放下手邊工作,去做完全跟工作無關的事,會影響專注力與思考,不過奇妙的是,經過休息或做些其他的事情,回來重新工作的那兩小時,我似乎更認真了、做事也更快了!或許是因為我內心知道:「趕快專心做完這個段落,因為等等要去上課。」
也因為這樣的心態,讓我知道要更專注在當下趕快把工作完成,產能也因此提高了。
#4 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時間
當你成為遠端工作者,就沒有人會盯著你做事,沒有明確的下班時間,只有把眼前剩下的工作做完,你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事情,有好幾次我因為晚上想和朋友去看電影,白天做起事來就特別專注,因為我不想要看完電影開心完後,回到家還要面對無聊的工作。
遠端工作其實更沒有「逃避工作的空間」,所以你有很大的機會更快地把事情做完,只要完成了,剩下的時間都是你自己的,不必像在辦公室一樣,明明完成了工作,還要假裝很忙,只因為下班時間還沒到,時間如果是掌握在自己手裡,你通常會對它更有責任感,也更珍惜它。

一起改變辦公室文化
也許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正嚮往者遠端工作者的生活,但短時間內還無法脫離辦公室的制約,但你還是有些辦法可以開始改善自己的辦公室文化,或者說習慣,你可以像我上面這張圖寫得一樣,先開始試著記錄自己的一天,也許就能夠幫助自己知道:
- 我把時間花在哪?
- 我在什麼時候特別容易分心?
- 我在什麼情況下最有生產力?
想改變文化雖然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但勢必一定要從一個人開始改變,當你透過改變讓自己的工作效率變好,甚至成功跟老闆要求減少工作時間,別的同事看到可能也會想要效法,一個文化就可能因此產生改變。
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嘗試把這些紀錄當作你的佐證,讓老闆知道你遠端工作的效率真的比較好,這也算改變文化的一種起手式吧,祝福我們都能更自由的掌握自己的時間,不用再硬待到 8 小時才能下班回家。
Zoey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by Zoey | Jan 27, 2018 | 有錢
Hello,我是Zoey,一位在家工作邁入第六年的網路創業者,在這篇文章裡,我會和你聊聊找到 遠距工作職缺 的方法、我的遠端工作入行故事以及我幫你整理好的遠距工作職缺平台推薦。我的專業背景是品牌視覺與產品設計,對攝影、寫字、旅行、架站都有著不相上下的熱情,大學畢業後,因為自己實在是太痛恨辦公室那種喘不過氣的感覺,因此立志要找到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工作。
後來,我陸續在新創公司擔任旅遊編輯,也曾任職於海外的媒體公司,擔任台灣區主編輯與平面設計師,現在也開始全職的在家創業,做自己的個人品牌。而在這幾年的跌跤和摸索中,我也發現幾個讓你更容易找到遠距工作的步驟、技能和平台,我們就馬上開始吧!
延伸閱讀:想要在家工作 ?踏入遠距工作圈之前的5個準備(免費講義下載)

從高中畢業就啟動遠距工作模式的資深數位牧民Zoey,將知無不解、鉅細靡遺地分享,從事「工作地點和時間彈性」的遠距工作需要鍛鍊的軟硬實力、求職資源、常見問題(與老闆協商、面試技巧),以及如何利用個人品牌來實現遠距工作,過上你心目中的理想生活。
我如何找到自己第一份 遠距工作職缺 ?
現在直接破題的來和你開誠布公,當時畢業後,我馬上失業,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啃老,我很幸運地找到了兩份遠距工作,找到的管道分別是:
#1 批踢踢(PTT)
第一份在批踢踢上找到的工作。當時我只是在批踢踢亂逛,卻意外看到一篇貼文為「可在家工作的新創職缺」的帖子,眼睛馬上為之一亮,並把履歷整理的漂漂亮亮,之後也順利收到面試及錄取通知。
這份工作從一開始的兼職設計師,一個禮拜8小時,到後來漸漸變成12、24小時,然後到了正式的正職員工,再到台灣區的主編輯,一共任職了三年整。這些年因為總公司在韓國的緣故,我們也都是利用線上工具溝通和合作。
#2 他人轉介紹
第二份遠距工作是當時我一直找不到一個滿意的遠距工作,便只好一邊接一些臨時工糊口的小插曲。
當我面試某個打工時,我把我的線上履歷寄過去,對方看了我的履歷,便詢問我介不介意他將履歷轉寄給另一個他在徵人的朋友? 就是一個應徵A工作卻被引薦B工作的概念,可以說是非常的幸運。
對方在收到我的履歷之後,也詢問了我有沒有意願到其公司任職,加入其公司之後,才發現那是一間新創公司,當時的企業文化十分彈性,同事們也都很年輕,因此也造就了我許多到咖啡廳或邊旅行邊工作的機會,無心插柳成蔭的誤打誤撞獲得遠距工作(感謝上帝~~)
延伸閱讀:「5小時就能完成的工作,為何要坐在辦公室8小時?」從 辦公室文化 談遠端工作的好處
你可能在想說:「痾,這是運氣好吧?」
是的~我運氣很好,但是現在我也要和你揭露一下在這個運氣好的背後,我做了哪些準備以及為什麼會被率取,如果說你也想要尋找遠距工作,有哪些必備技能和工具能夠幫你更容易上壘呢?

4個步驟讓你更容易找到 遠距工作職缺 :
#1 不放棄尋找的決心
在找工作的那段期間,我已經很確定自己想要找一份地點彈性的工作,雖然在還沒找到之前,因為要吃飯生活,我也接了許多臨時的打工如:市場調查、去背美工、活動現場工讀生,但我其實有給自己三個月的期限,在這三個月以內,我的目標就是找到一份理想的遠端工作,其餘的工作都是臨時短暫的,我也會刻意避開不是遠端性質的工作。
而我也知道,就算我現在找到了一個可以糊口的工作,我也不會停止每週去刷新職缺平台的習慣,我會去訂閱職缺內容,我也會去看國外的資訊,不斷的去看有沒有更好的機會,而不是找沒一陣子就放棄。
我的建議:試著給自己2至3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勇敢的對不滿意的工作說不,當然你還是可以有一些短期兼差,但告訴自己:沒有找到之前,革命就尚未完成,每週花一兩個小時地毯式搜索新職缺,是個MUST,也是還沒「成功找到工作」之前的工作。
#2 平時就要累積你的個人作品
你的理想工作是什麼?什麼工作能喚起你的熱情?就算沒人付你錢你還是喜歡做、享受做的事情?可能是健身、可能是珠寶設計、可能是攝影,那些你會寫在履歷表上的「嗜好」都是你的業餘技術。
在人人都可以有個人品牌的社會裡,我強烈建議你平時就累積一些相關的紀錄,當機會來臨時,這正是決定你會不會被錄取的關鍵因素,因為是你自己的作品,我相信你絕對是花200%的心力在這上面,因此你對這件事的熱誠有多大、你的技術到哪,全都一目瞭然。

上圖是我幫自己做的(前)個人網站。以自己的經驗來舉例,我最大的興趣就是旅行,所以我自己也因興趣架了一個部落格,因為興趣開始寫旅遊文章,開始撰文、拍攝照片、影片,做所有的美編,做所有的粉專管理。
這顯示了什麼?這表示我對這些範圍的東西都有至少有初步的了解且願意學習,而從你做得這麼多事情中,你也可以拆解出自己會做的事情,不一定是大學所讀的內容,也就是說,你會做的事情其實比你想的還要多,你只是還沒發現而已 😉
非常剛好的,找到我的新創公司正是與旅行有關的產業,另一個外商公司也剛好是與文字編輯/圖文設計相關,這兩份工作都不是看到我正規的履歷而錄取我的,反而是個人網站、Youtube、臉書粉專這些資料,而如果我平常沒有因為興趣無聊,花時間做這些個人品牌的投資,我今天可能就不會得到這份工作,對吧?這並不適用在每一種產業,但卻是尋找遠端工作的好技巧。
我的建議:在自媒體時代,你擁有一個自己的發光舞台,不一定代表你就是要成為一個網紅或Youtuber,有時候他只是顯示了你卸下了公司的抬頭,你還剩下什麼?你的生活有多豐富? 如果我是老闆,我也想要聘請一個有想法、生活也多采多姿的人吧?
因此,做個人品牌的用意有時也可以讓你在職場上更加分,甚至增加你到企業演講、曝光的機會唷!
延伸閱讀:遠距工作者的自白:在家工作2年,遠端工作不為人知的6個優缺點

#3 搜索範圍鎖定在新創職圈或外商公司
以目前台灣職場的狀況來說,遠端工作的形式還沒有那麼普及,儘管你的工作完全是8小時坐在電腦前的美術人員,公司還是很有可能會要求你進辦公室打卡上班。因此從「新創產業」與「外商公司」下手對你來說是最有機會的,為什麼?
1: 新創公司比起傳統產業更有彈性,也比較能接受多元化的工作方式
2: 新創公司的組織架構扁平,相較之下比較好說話,也比較不會有無聊的情緒勒索
3: 新創公司的創辦人很多都是從國外留學回台創業,有著比較開放的工作生活思維
4: 新創公司比較了解該如何運作、配合和管理遠端工作模式
5: 新創公司重視成效,如果績效有做到,他們通常會尊重你並給你「最舒適的工作空間」
6: 新創公司初期的成員可能各個都是在家辦公,並在需要時才會一起碰面開會,以減少辦公室租賃費
7: 外商公司因為在海外,所以讓你在台灣擔任遠端員工的機率相對較高
8: 外商公司能夠不用負擔你的海外移居費(工作簽證、宿舍、辦公室)對資方來說其實是大省一筆
我畢業後的頭兩份工作,很幸運的就是新創公司與外商公司,這兩份工作當然讓我更了解線上媒體產業的運行,也更了解遠端生態圈。因此如果你是一位想要成為遠距工作者的新手,我會建議你從這兩個方向下去找,條件也比較好談。
不是科技或設計背景該怎麼辦?我的建議:
做自媒體吧!
你做個人品牌的另一個用意,就是可以不用再只依賴公司固定的薪水,歐美這裡就有許多自己出來做的會計師、廚師,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經營自己喜歡的族群,為自己加點薪,未來也大有機會自己創業出來做,不再受到公司的牽制,重點還是:你有什麼技能或經驗是人家願意付錢的呢?你找得到你的顧客嗎?

#4 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都是機會
你有看到我說我的韓商新創工作是在PTT實業坊找到的嗎?我也覺得滿莫名其妙的,但機會就是這麼巧。想要尋找遠端職缺,除了可以善用不同的關鍵字「遠距工作、遠端職缺、居家辦公、在家上班、Remote job/career ⋯⋯等」也可以陌生開發、毛遂自薦。
我發現先找心儀的公司,然後去看他們的Career Page,也是發現機會的好方式,或者更進一步去毛遂自薦,然後談一談遠距工作的可能性。
現在開始有越來越多公司,都漸漸接受這樣的工作模式,又或者像是現在很多經營的不錯的自媒體人、在家創業者(像我這樣),他們搞不好也需要線上的虛擬助理與幫手,所以不妨更有野心的主動 approach 吧!

繁體中文與華語市場 遠距工作職缺 平台推薦
歐美市場 遠距工作職缺 平台推薦:
日韓市場 遠距工作職缺平台推薦:
Yosomon
故鄉兼業
目前在資料搜集的部分,日韓或非洲等地是我比較不熟悉的,所以也歡迎你一起分享資源、一起交流!
其他資源(公家機關:政府、學校、非營利組織)
除了以上尋找職缺的資源之外,如果你是想要找到能短期旅居海外的機會,或者想要尋找一筆圓夢基金讓你能探索海內外生活,別忘了公家機關也是非常好的資源管道,以下也幫你整理了一些我曾接觸過的平台與資源:
謝謝你今天花這麼長的時間看完這篇文章,希望今天的內容有幫助到你:)
xoxo, Zoey
———————————————–
免費4天線上帶狀課程
———————————————–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教你如何打破個人品牌的經營迷思,找到熱情、提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