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最小可行產品:免費的東西這麼多,還會有人想付錢買我的東西嗎?

#68 最小可行產品:免費的東西這麼多,還會有人想付錢買我的東西嗎?

什麼是「 最小可行產品 」?如果你在經營個人品牌,並且想要將它打造成一份事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是:「免費的東西這麼多,還會有人想付費買我的東西嗎?」其實這個問題我被問過無數次,也相信這是一個自我懷疑多過於實際碰到的問題。我希望用 最小可行產品 的角度切入,和你聊聊我們買東西背後的邏輯,到底要怎麼做才會讓人願意付錢買你的東西?以及要怎麼去建立自己的第一個小型獲利模式呢?

延伸閱讀: 從旅遊部落客到說書講者,她如何靠「自媒體百萬獲利法則」打造理想生活?

最小可行產品

收聽本集音頻:

   

本集聽眾回饋:

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

最小可行產品

什麼是 最小可行產品 ?

「最小可行產品」,有人稱它為「最小可行性產品」或「最簡可行產品」,英語稱作「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概念是在最少成本下,創作出只有一個重要核心的商品,並在市場做測試。

最小可行產品的用意在去驗證你的點子,去測試看這個點子到底有沒有人會買單?也透過早期採用者試用後的回饋來優化產品,讓你把產品做得更好。然而~這個概念跟自己想要經營品牌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做個人品牌一定要有個概念,就是:「要先求有,再求好」。透過最小可行產品的測試,你才會有機會從目前經營的自媒體中開始獲利。

接著,你可能會擔心:「我做的主題很多人都在做,到底會有誰會願意來買我的東西呢?」不用緊張,我們只須要回過頭來問自己,我們為什麼會願意花錢呢?我整理了四種人們願意付錢的原因,希望可以讓你透過這些特性思考自己能提供什麼:

一、節省時間

當公車、走路都可以抵達目的地時,我們為什麼會選擇搭計程車呢?很可能是因為趕時間,時間相對金錢更加寶貴。再舉例來說,我之前有設計過一堂Brand Your Life的線上課程,學員只須要花約2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從核心概念、商業模式,一路走到行銷推廣階段。這些學員其實也可以花個3-5年的時間透過實作經驗來學習,然而他們選擇購買這個課程,是希望能節省、跳過自己摸索的時間。

Brand Your Life 課程介紹:https://zoeyk.teachable.com/p/brandyourlife

二、可以省錢

有時候我們花錢的原因反而是因為可以省錢呦!例如當我們自己買車時,我們可能是預期可以省下未來幾年的大眾交通運輸費用;或是我們花錢上理財相關的課程,是避免自己犯下投資上的錯誤,或是用正確的方式來錢滾錢。

三、他辦不到

部分專業的服務如指甲、美髮,甚至是生病開刀或看牙醫。當我們靠自己力量無法達成時,就會願意付費請專業的人來幫我們做。

四、情感慰藉

一樣都是吃飽,吃70元便當和熱騰騰的拉麵給我們的感覺不太一樣吧?或是一樣都是鞋子,為什麼我們會花高價去買名牌的球鞋呢?很多時候,只要創造出讓人「想要、嚮往」的特質,抓緊情感慰藉因素,也能成功讓人掏錢付費。

最小可行產品

開發 最小可行產品 讓你開始產生營收

在思考獲利模式時,你可能會擔心:「自己目前技術不足、粉絲量也不夠,不曉得怎麼做才能建立一個自己的小商品?」答案就是從以上四個角度切入,透過滿足這些消費動機讓人願意買單。

你現在可能已經有了一個簡單的想法,那這就等於有了最小可行產品的核心。他可能很粗糙,但沒關係,我們就是要先來測試你的觀眾會不會感興趣,有沒有真的幫人節省到時間或解決了他自己無法完成的事情?

我希望能再重提一次建立自媒體的重要概念:「比完美更重要的是進度」。我知道現在的你,很可能是卡在「想不到自己獲利模式」的階段。我之前也經歷過這個撞牆期,當時我真的想破頭了,還是想不到產品裡的內容到底是什麼?這個階段維持了蠻久的,少說也有幾個月,讓我非常頭大。

後來我是怎麼突破這個撞牆期呢?其實就是我索性不想要再煩了。我將想法稍微寫成簡介,接著再寫更深入一點的介紹,然後把這個點子拿去問身邊的前輩、朋友,透過不斷的調查、詢問,才漸漸將自己的線上課程的想法落實。

如果你和當時的我一樣,走不出這個困境,不如就不要再一個人煩惱了~趕快把你飄散的想法聚焦,拿去和有經驗的人一起討論交流,這其實才是最快的解法喔!

如果想知道更多建立自媒體的方法,不要忘了去索取我的四天免費迷你課程,我每一天都會用10分鐘的影片教你關於品牌經營的迷思、技巧與心法。如果你想要有自己的個人品牌,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生活,這套四天免費課程會幫助你了解最基本的經營概論 🙂

索取Brand Your Life 四天迷你課程:https://zoeyk.co/bylmini

Zoey

Hey,這是你想看的內容嗎?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

 

 

#68 最小可行產品:免費的東西這麼多,還會有人想付錢買我的東西嗎?

#64 全職 文字工作者 應該如何經營自媒體並尋找獲利模式? / Minz 蝕鈴

想要靠寫作、部落格維生,但是又覺得每月的薪水很不穩定,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邀請到一位全職的 文字工作者 兼小說家Minz 鄭閔之,來和你分享她是如何從零開始,打造自己的文字自媒體。

在今天的節目裡呢,我們會和你聊聊身為 文字工作者 ,要如何找到自己可以獲利的方式?有什麼技巧可以讓你的內容Stand out?以及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你的文章瀏覽量提升,讓更多人看見你的文字作品?

延伸閱讀: 如何在無技能的情況下 用部落格賺錢 並打造全職部落客人生?

 文字工作者

收聽本集音頻:

溝通能力 溝通能力  文字工作者  阻礙成長

本集聽眾回饋:

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

 文字工作者

訪綱段落: 文字工作者 該如何經營並尋找獲利模式?

04:30 Minz的自我介紹

04:55 聊聊你是怎麼開始的?為什麼會&怎麼開始成為文字工作者?

05:49 如果遇到靈感乾枯時該怎麼辦?

08:54 你是怎麼構想你個人品牌的主題與內容?

10:43 針對比較專業的文章,怎麼讓觀眾看的淺顯易懂?

Minz推薦的書 – 知識內容寫作課:寫一篇真材實料的網路爆紅好文章

14:32 如何提升文章的流量?和我們分享你行銷自己的方法?

18:30 如何將自己的文字內容做出差異化並找文字上的風格?

25:21 對於剛入門的新手,你覺得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31:15 是否可以推薦幾個好用的資源給聽眾?

Minz推薦的網站 – 文手支援站

Minz推薦的免費心智圖網站 – Coggle

36:22 Minz認為的理想生活是什麼呢?

Keep In Touch:

網站:小說家之眼

臉書粉專:Minz Zheng

IG:minz.freelancer

 文字工作者

文字工作者 本集重點整理:

#1針對專業類型的文章,要做到讓人淺顯易懂,Minz建議你使用條列式、或者是好用的比喻來讓你的觀眾比較快速理解以及進入狀況。

#2如何在自己的文字作品上做出一些差異化?你可以自己設計有特色的開頭、結尾,或者是找出一種有儀式感的操作模式,讓你的作品風格越來越有一致性,這樣你的辨識度也會跟著提高。

#3在文字創作中有什麼好用的工具呢?Minz推薦你可以閱讀知識內容寫作課這本書,也可以加入文手支援站,找到你會需要的相關資源。

 文字工作者

要成為 文字工作者 ,需要你堅持下去

我知道佐邊茶水間社團裡的很多朋友,可能都曾經想過要來當個文字工作者,每天過著創作的恣意生活,但是在現實中,卻沒有辦法克服不穩定的案源,或是沒有特色的作品,在這邊呢,我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

只要你堅持下去,沒特色也會變得有特色。

是的,我認為大部分的人都過度在意品牌外在的妝點,卻忽略最重要的核心,堅持下去。

你的品牌再有特色,如果沒有繼續產出好的內容,那品牌也無法存活下去,當然也不會賺錢。相反的,如果你一開始默默的做,做了一年、兩年,開始累積一些觀眾,你會發現自己漸漸能夠掌握觀眾的口味。

你開始知道要有一些小妝點,然後你會漸漸測試出最適合自己,也最具代表的一套格式,那你的風格也當然就會慢慢的被養出來啦!

所以我認為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的風格多酷、多醒目,而是你到底做多久了?你可能才剛開始兩個月、三個月,那你當然沒有辦法摸索出什麼所以然,自然也不太知道要怎麼去孕育自己的風格,這都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你能沈住氣,就是好好的累積作品與實力,那麼那些你擔心的事情,其實也會在你研磨的路上被一一解決。

有想法希望分享嗎?歡迎留言或到社團討論喔~

Zoey

 文字工作者

Hey,這是你想看的內容嗎?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

#68 最小可行產品:免費的東西這麼多,還會有人想付錢買我的東西嗎?

【季度報告 2019 Q3】從不離職創業到七位數營收:創業一年的心得感想

標題下得有點狠,但是不這麼下就沒人想看了(?)今天這篇文章沒有要告訴你我怎麼賺到一百萬,而是分享我經營自媒體一年來的心得,包含我從 不離職創業 、到兼職創業、再到離職創業,這一年來我做了些什麼、有哪些後悔與感悟,以及我對這個個人品牌未來的規劃。

嗨,我是Zoey,我是一位在家創業的自媒體人。2018年的六月中旬,我決定是時候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朝自己的理想生活邁進,過我想要的而不是別人想要的人生。當時我建立了自己的部落格、開啟了自己的音頻節目,一路上偶爾一帆風順、偶爾高潮迭起,一年以後,我靠個人品牌賺到的錢,開始遠超過我原先的正職,所以,離職了,成為一個真正在家做個人品牌的小小Business owner。

在這篇文章裡我會和你分享我每一季在忙些什麼、上一季的目標是否都有達標,接下來的計劃和期許。

不離職創業

這一年來 不離職創業 ,我到底都在忙什麼?

2018年6到9月:【季度報告 2018 Q4】創業三個月的小結&Q4的計畫

開始的前三個月,其實我也是在摸索,當時跌跌撞撞,受眾樣貌不清晰,品牌定位不明確,也沒有獲利模式,只能跟自己說先來累積聲量、作品和知名度,並且堅持每週產一篇文章、一支音頻,就這樣埋首練功了三個月。

2018年10到12月:【季度報告 2019 Q1】創業半年的心得 & 2019年的整體計畫

三個月過去了,我開始想說這樣不行,應該要主動一點去找業配或者是合作案,我不想要一直被動地等待Brand deal 來找上我,相反的,原本創建個人品牌的初衷就是為了希望自己能全職做熱愛的事情,所以我不能再把我的品牌當嗜好來經營,我要用經營事業的思維來看待這一切。

因此,我開始花更多的時間在自己到內容上,找來賓找得更積極、投稿和合作也花更多心力,終於當時開始有一些微薄的收入進來(大概是經營三個月後才有第一筆收入),這筆收入來自於Medium稿費、相關的業配和聯盟行銷的獎金,所以當時的我,開始投入更多的時間去做Affiliate marketing,一邊繼續維持一週一文+一音頻的產量。

2019年1到3月:【季度報告 2019 Q2】從一無所有到穩定持平,創業9個月給我的感悟

做了一陣子聯盟行銷,發現還是比較想要有自己的一套產品,因為我始終相信想要獲利,你還是需要有一個自己的資產,所以當時腦袋被敲到,也不知道哪來的自信,開了人生的第一堂課程:「Dream to Goal」

它是一堂教你如何用設計思考來做人生藍圖規劃的課程,當時一堂課的售價很低,賣了100位學員,賺到了六位數,學到了很多也發現可以改進的地方很多。因為當時只是一場試水溫的開課活動,所以從那時開始,我便計畫要再開一個更In-depth的Product,並且讓它成為理想生活設計的主要獲利模式。

喔BTW,內容的產量依舊是一週一文+一音頻。而這時候我也開始意識到我沒有那麼多心力再去做一份正職,因此,我也鼓起勇氣將我的正職改成兼職,試著花上多一點的時間來創業。

2019年4到6月:【季度報告 2019 Q3】從不離職創業到七位數營收:創業一年的心得感想

從今年四月初開始,我便將大部分的心力放在新課程的企劃、構思和製作,因為希望這個商品能夠符合大部分觀眾的需求,因此前置作業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我也因此捨棄了一直堅持的「一週一文一音頻」,改成了「一週一音頻」,並且開始加入一些直播的內容,也因為忙到不可開交,終於勇敢的跨出那一步,和公司說:「I found a better opportunity.」

在六月初的時候,我的新課程「Brand Your Life」完整架構誕生了,為了直接給市場做壓力測試,我也決定在課程完全沒有做的情況下開始預購,一邊販售,一邊看有多少人願意買單,然後一邊製作課程。

這是一堂在教導大家如何將個人品牌變成一個獲利事業的課程,因為我非常了解觀眾們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生活,抓到了這個核心通點,也有了清楚的教學內容,這堂課銷售得十分成功,應該說,讓我目瞪口呆。

我從沒想過一個平凡無奇的自己能夠有這樣的影響力,我也開始意識到天下真的無難事,真的只怕有心人,只要你有心,只有科學邏輯上沒問題,沒有你辦不到的事情。

不離職創業

不離職創業 :2019年Q2,該完成的是否都做到了?

說了太多豐功偉業,現在先抽離一下,來看看當初2019年Q2給自己的目標,是否都有達到。

#1 新課程的架構完成與預購計畫開始不離職創業不離職創業不離職創業不離職創業不離職創業

100分,沒有任何可以挑惕的地方,感謝天,感謝上帝,也謝謝每一個願意支持和相信我的你。

#2 回台灣的規劃(For Real)不離職創業不離職創業不離職創業

機票買了,時間定了,聚會和講座的消息也開始規劃了,給三顆星是因為「才剛開始規劃」,所有的心力都用在課程上了,接下來應該要花更多時間把其搞定,好好的體驗線下聚會的威力。

#3 Launch新網站 不離職創業不離職創業不離職創業不離職創業不離職創業

這件事其實在Q2文章寫文後的一週內就完成了,當時心裡很清楚,不按下Launch鍵,就不會有發佈的一天,所以,Hit the button,Get it done,把時間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4 與夥伴建立流暢的workflow

上一季讓我很頭痛的議題,這一季開始越來越上手,現在只要彼此之間只要幾個字就能夠知道要完成哪些事情,也不太需要一直叮嚀,夥伴的速度也變快了好多,真的好開心啊(撒花)

沒有給到五顆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我太忙碌,總覺得助理沒辦法好好發揮,他只好一直去做我做不完的事情,另外一點,我們兩個都是比較大喇喇的類型,言下之意就是很容易有錯字啊或者一些小錯誤,這點完全沒互補(囧)只好再接再厲。

#5 學臉書廣告投放

給三顆星的原因是⋯⋯學是學了,也真的做了一個自己的廣告,用了AB testing,也製作了不一樣的廣告素材去投放不同的受眾,但是成效??看不出是好是壞哈哈,只知道自己投了五萬塊,然後卻不知道怎樣的投報率算是合格的,看來這一點在未來還是要請專家來幫忙⋯QQ(你是廣告投放專家嗎?)

不離職創業

2019年Q3,給自己的計劃?

#1 重整Workflow

現在真的是完完全全只有在做自己的品牌了,一時之間還真的是會手忙腳亂,包含一早起床到底要先忙什麼?什麼事情最重要?什麼事情最需要創意?什麼事情才能move the niddle?這個好像需要一點時間釐清。

包含是否要重建自己的早晨儀式,花多少時間冥想、花多少時間運動,不要被工作佔據,不要關不了機。對我而言,最難的並不是完成事情,而是讓自己從工作中抽離,以前總是會想著工作和生活要平衡,現在發現以前下了班打卡完畢,好像那個時間就是自己私生活的,現在工作與生活是完全的融合,就連旅行都在工作,這是否是我定義的「平衡?」還是它就只是全部被攪在一起無法做出區隔?

我一直都是一個不太會拿捏休息比例的人,以前有主管告訴自己要完成什麼事情、什麼程度叫做完成,現在自己工作,總是能一直找到新的事情來忙,總覺得沒有可以停下的一刻。我也因此發現,這完全require自己去set the boundaries,沒有人會幫你劃清界線,沒有人會跟你說「到此為止吧」,所以⋯⋯新的一季最難的事情⋯我要boundaries!!

#2 內容系統全面大翻修

課程忙到一個段落,開始要重新整理舊的內容,以前的內容累積起來也有幾百篇,希望將這些內容update,修改錯誤連結,網站做修理、Email做修理、好多好多事情都需要好好的更新整修一番!

#3 內容規劃重新定向

這一季有個重要的目標,就是「有用的東西多做,沒用的東西少做」,我們的時間都有限,花很多時間做不重要的事情,那件事情依然不會變得重要。所以這也要回頭來看數據和過往的表現,挑出真正有用的內容,並且捨棄掉沒有在do it’s work的細項。

#4 10k per Month KPI

現在讓Brand Your Life課程成為一個evergreen的系統之後,我希望邁向每個月10k美元的營收,這對我來說是個天文數字,但是管他的,我們都是要aim for high,再來調整對吧?但是我也必須要思考,目前預購已經結束,對於高價位的課程,需要配合哪種行銷規劃,才能達成這樣的KPI呢 🤔⋯⋯Suggestions?

#5 增加 BD ratio

這一季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課,就是要增加「上別人頻道」的曝光機會,而不是一直在「邀請別人上自己的頻道」哈哈哈,所以我應該會去調整一下Business development目前的比例,甚至是找一個人幫我做BD,最主要的就是調高行銷成效和Press的機會,你有推薦人才嗎?你要毛遂自薦嗎?

不離職創業

3個你必須要有的Key Elements

原本只是想要記錄每個不同季度的心境和成長,寫一份給自己的營運報告給自己一個交代,但是寫到最後,又覺得不給大家一些take away好像良心有點過意不去,因此,我列下了我覺得要做到離職吃自己這一步,你一定一定要有的3個重要元素:

1) Have Faith

2) Be Patient

3) Consistent

事實上,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沒有特別厲害或特別突出的地方,有意思的是,當初我開始做音頻的某個原因,就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

當時我剛搬來美國,發現身邊的華人要不就是很優秀,要不就是很有錢,很少有不優秀又不有錢的,然而我正覺得自己是那個既沒有特別厲害,還很窮的人。我雖然在家工作,但是存款也沒有辦法說離職就離職,薪水在美國生活也只是勉強過得去罷了。

那時自己不認識什麼人,也經常覺得很孤單,音頻則變成了我化解寂寞、排解思鄉情緒的一個出口,我心中希望能有一個「值得被留下」且「對世界有正向影響」的作品,沒想到它也真的Take off,帶領我的人生到不同的層次。

而我也開始在想,這麼不厲害的自己,究竟是做對了哪些事?才能夠走到今天的理想生活,答案就是以上所提到的三個元素。

我一直都滿清楚自己到底為什麼開始這一切,我也相信這是我買給自己的一張通往理想人生的機票,我才不想一輩子當人家的員工,領那麼一點可憐的錢,然後生活還無法自己掌控,因此我心裡有個聲音告訴我,就算做得很爛也要開始,就算沒有人聽也要繼續,因為唯有創造自己的資產,我才能夠脫離那個生活圈。

「You gotta have faith in yourself.」 是多麽矯情的一句話,雖然如此,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有一個核心的願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相信自己,只要你做得到這一點,你的成功機率就直接x10倍。

另外兩個我做「對」的事情,就是有耐心和有毅力了,小的時候,總覺得自己的性格很無聊,沒什麼創意又只會按表抄課,但長大後發現,按表抄課對我來說很容易,有創意這件事好像也可以靠後天鍛鍊,因此,那個自己以為最無聊的特質,卻成為了成功的關鍵。

我一直都很有耐心,我也不介意一直做一樣的事情,而且通常我給自己的要求,我也都能盡量做到,反正就是時間到了乖乖把它完成就好了。一年之後,我一樣乖乖的看之後要約哪個來賓、什麼時間點要搜集題材、什麼時候要錄音頻,然後好好的在時間點將它deliver,交給有需要的聽眾。只要你能夠做到這一點,你也贏過了大部分的人。

所以,創業一年了,我倒不覺得你一定要有什麼不可或缺的知識和技術,那些都是可以後天鍛鍊,而且是只要你花時間,你就一定能夠會的技能(或者你也可以來參加Brand Your Life的免費課程,裡面我們都有教)反觀,我倒覺得相信自己、有耐心、堅持下去真的不容易,因為你對抗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其他的競爭對手,最大的敵人永遠是你自己。

不離職創業

下一步:我對未來的期許?

寫到這邊,突然發現怎麼這麼囉唆寫了這麼多,原本只是想要給自己一個交代,卻不知不覺停不下來。我一直都有寫季度報告的習慣,這份報告記錄著我不同時期的心境和成長,偶爾回頭看,也能看到不同階段的Struggle,我也希望在收看的你知道,這根本不是什麼一夕致富的故事,這是一年致富的故事,但是這一年來也沒有任何tricky的地方,只要你做得到堅持、你願意繼續灌溉自己的夢想、然後你相信自己,看看一年後的你,會有多麽的不一樣。

關於未來,我對理想生活設計這個品牌和Brand Your Life這套課程有非常多的想像,野心很大,夢想也很崇高,不過在這裡先賣個關子,只希望能夠逐漸朝 Happiest Business與 Happiest Customer的方向前進,讓更多人知道要怎麼真的把興趣變成事業,因為每一個人都有權利,過自己熱愛的人生。

一鞠躬,邁向第二年。

– Zoey

P.s 請容忍我這一篇沒什麼重點的抒發,為了做課程已經兩個月沒有好好打字了阿阿….


如果你想要收到一堂教你如何把興趣變成事業,一邊工作一邊旅行的免費課程

👉請點擊這裡索取課程內容👈


Hey,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嗎?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

#68 最小可行產品:免費的東西這麼多,還會有人想付錢買我的東西嗎?

你忽略的「 自媒體獲利 」關鍵:部落格除了廣告業配還能如何賺錢?(內含免費課程)

現在自媒體爆炸,成為網紅的門檻越來越低,許多人只要用口袋中的裝置,就能夠成立一個發光的平台,很多人也因此開始抱持著用「 自媒體獲利 」的夢想,心想著有一天成為全職部落客,到處去旅行,離開朝九晚五的無聊工作。

然而,很多人經營一陣子,也會面臨到一個很恐怖的天花板,那就是廣告費好難賺!業配好不穩定!品牌調性走針?為了要糊口得找廠商,和太多廠商合作又惹得觀眾不開心,啊~~是不是回到職場工作還更更容易點呀?

其實,要用所謂的自媒體獲利是絕對可行的,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但它絕對不是你想的寫寫文章拍拍影片這麼簡單而已,在今天的文章裡,我會和你分享自媒體獲利的幾個重要關鍵,以及你到底是忘了哪一步?才會讓個人品牌無法永續獲利,那我們就開始吧:)

自媒體獲利

自媒體獲利 的重要關鍵:

一:你在經營事業,還是在經營嗜好?

現在人手一機,不到三分鐘你就可以成立一個自己的平台,稱自己為“個人品牌”或“網紅”,但是,你到底是在經營一個品牌?還是只是把它當業餘的嗜好分享?

我知道目前大部分的人都是有正職的,心裡雖然抱持著「有天能夠全職當部落客」的夢想,但現實生活中,就是一直沒有辦法好好地用部落格賺錢,也沒辦法找到其他替代正職薪水的穩定方案。

在資源與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有2個面向你需要去做轉換,你才能脫離只是經營“嗜好”的苦海:

#1 一個經營事業的決心

如果你永遠都抱持著「啊下班好累啊,哪有時間來做這些有的沒的?」的心態,你的品牌當然永遠都不會有你想要的成果。為什麼?因為你都把心力用在你的工作上,你根本沒有把這個視為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個事情對你來說夠重要,你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首先,你會願意早起、願意晚睡、願意查資料、願意學習、願意參加社團或購買課程,重點就是,你會願意「花時間在這件事情上」。

在這裡我想與你分享一個小訣竅,當初我成功做到心態轉換,在還有正職的情況下,把我的個人品牌做起來,就是因為我不斷的告訴自己:「我白天的工作讓我有飯吃、有地方住,最重要的是,他讓我繼續活下去,做我熱愛的事情,我白天的工作存在的原因,就是讓我有更多資源去投資我的品牌,我的品牌才是我的正職,我的工作只是我暫時的糧食。」

延伸閱讀:「都是正職讓我沒辦法做我真正想做的事!」讓你不再討厭自己工作的5個心法

#2 了解你的受眾與市場需求

我知道很多人開始經營個人品牌的原因,就是喜歡的事情想要紀錄、有個風靡的事情想要分享,這些其實都是非常棒的開始,但是你也要知道,如果凡事都以你為出發點,那它就只會是你在經營興趣而已。

如果你真的想要做到興趣與事業的轉換,你要去了解你的觀眾,你要聆聽大家想要看什麼內容、對什麼地方有疑惑、哪裡有困難、哪裡需要幫助、你可以怎麼幫他們?你可以如何用你的熱情或專業,讓他們輕鬆一點或感到被了解、被支持?

很多人會想說⋯「可是自己的自媒體,不就是以自己的興趣出發嗎?」是!不過,如果你的brand serve no one but you, 它沒有在賺錢也是很正常的,對吧?

世界上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你能用熱愛的事情,帶給其他人幫助與價值。嗜好與事業最大的轉換,就是你能夠開始serve others ,受益的人不再只是你自己。

Person Holding Laptop

二:你的觀眾是過客,還是顧客?

一般大眾購買商品,其實都是為了一個原因,就是解決問題。

解決餓的感覺、冷的感覺、讓自己變美一點的感覺、解決時間不夠、解決東西太多、解決上完廁所擦屁股會有點痛所以買濕紙巾⋯⋯Anyway,想要別人“掏出錢”,你either是要去營造一種感覺,讓你的觀眾感受到「購買前」與「購買後」有什麼樣的差別,不然,就是真正的去創造一個你非常確定觀眾需要,而且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服務或產品。

如果你的轉換率很低,代表大部分的觀眾都只是你的過客,可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呢?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觀眾在你身上「看不見他們自己」,什麼意思?

一般來說,粉絲追蹤你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欣賞你的才華(包含身材長相、專一技能如歌唱、幽默感)另一種則是欣賞你的內容主題(如某個主題的探討、實作方法、搭配你的獨特觀點)關於第一種,粉絲會以第二人稱的視野去欣賞你的創作,例如說你聽唱歌覺得敬佩、療癒、看你的搞笑影片覺得心情變好…etc,不過,當你開始“賣”你的商品,例如說專輯CD、寫真、脫口秀門票等等,除非你是曠世奇才,真的很會唱或真的很厲害,不然你會發現⋯⋯這個轉換率不比第二種高,為什麼?

因為你賣的是「你的東西」,不是「觀眾的東西」,Sure,在網路上聽你免費的歌當然很療癒,幫你按讚也沒問題,但是真的要我付錢買你的EP?你會看到很多人打了退堂鼓,不是因為這些人不支持內容付費,而是「你的東西,他不需要啊」,這個東西不如同擦屁股一定要水或衛生紙,如果你賣的只是你的作品,那市場需求當然很難提高(不過也不是不可能,畢竟碧昂絲一場演唱會門票最便宜的要8000?)

但是如果說你分享的是第二種:特定內容主題,如分享各類影片特效、輕食健康料理、健身與旅行…etc,當你出一個以主題為主軸(而不是以你為主軸)的產品時,它的轉換會相對比較高的,為什麼?因為觀眾可以在這個產品上看見他自己的身影,他知道參加了你的輕食料理課程,「他」可以學會怎麼做菜、怎麼吃得健康,或是購買你和其他廠商合作的健身器材,「他」可以更有效率的鍛鍊他想鍛鍊的部位。

所以我認為,把過客變顧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你的從「以自己的喜好為中心」改成「以觀眾的需求出發」,其實就是和上述提到的方法很像,Serve others or serve no one.

當然,這之間還是有很多特例,例如說以藝術為主軸的,打得就不是一般消費者市場,這些詳細的內容,我們在Brand Your Life的這堂課裡也會教導。

自媒體獲利

三:你在做公益,還是做生意?

如果我想要做公益,我就會去參加慈善機構的公益活動,我不會特地建立個人品牌來做公益,因為我的目的就是要讓這個品牌成為我的事業,做我的正職,打造我的理想生活。

我相信一定有人是想要開始一個非營利組織的個人品牌、去幫助弱勢,這個非常的偉大,我也很支持,但是你要知道,非營利組織一般來說都是有募款、有政府補助或者有財商團體的幫忙,如果你想要全心全意的來做一個「公益型」的個人品牌,那你要怎麼養活自己?如果你自己的溫飽有疑慮,那你要怎麼把自己的精神、心力、時間和能量付出給這個品牌呢?你很可能就還是得有一個其他的薪水,來幫你繳房租、cover買菜錢,或是你永遠都要有一個其他正職,只有下班後才能來做你的個人品牌。

如果這是你的人生規劃之一,你想要好好有正職工作,業餘參與非營利組織,那當然沒有問題,但假設你期望有一天可以用這個部落格賺錢,而且讓這個部落格成為你的主要收入來源,甚至還可以辭去你的工作,那你就是要做生意,就是要賺錢。

一個品牌要穩定的獲利,你就必須要有自己的「資產」,而不是一直為其他人打廣告,賺取微薄的獎勵金,但是要有資產,你首先也要很了解你的受眾樣貌、你的市場以及觀眾的需求,你才能夠設計出一套最適合他們的商品。

除此之外,你心裡也要知道,身為個人品牌的負責人,你就是品牌第一個銷售員,你的文章、你的影片、任何形式的內容甚至是未來的服務、產品,你都要親自下海(?)去做行銷,而且行銷的比例,應該要大過於你創作的比例。

很多人一開始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花太多時間創作,太少時間在行銷。親愛的,你不是在做公益啊,你做這件事除了抒發興趣之外,不就是為了要賺錢嗎?你應該把獲利的優先順序排在前面一點,以免像我以前一樣,花很多時間做那些根本不會賺錢或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然後一直苦惱為什麼都沒有盈利?

延伸閱讀:【我如何靠賣數位商品賺進六位數】 點子生成:如何知道到底要賣什麼?

自媒體獲利

自媒體獲利 免費課程:如何用熱愛的事物賺錢,一邊工作一邊旅行?

「到底要怎麼找獲利模式?」

「接業配要等很有名了才辦得到吧?」

「沒有很多粉絲能夠全職來創業?鬼才信!」

其實我的粉絲數非常少,但是我的品牌從今年開始,一個月都有維持在$1000-3000美金的收入,你的粉絲數不等於你賺到的錢,我們總是追求眼前的追蹤數,多過於實際放進口袋裡的數字。

如果你讀過「1000 True Fans」這篇文章,你就會明白粉絲不用多,只要1000個會打從心底支持你、鼓勵你、幫你宣傳的粉絲,你就能過得很好、賺到超越正職的收入,甚至走向富裕。

在我的Brand Your Life迷你課程裡,我會教你經營品牌常見的錯誤、內容變現的方式、興趣與事業的差別,以及如何找到你的熱情並且創造價值?

這是一套為期四天的帶狀課程,每一天都會給你一支10-15分鐘的影音課程,教導你要怎麼把「興趣」變成「事業」,建立你的獲利系統。你對這堂課感興趣嗎?

「馬上索取免費課程」

自媒體獲利

Is it possible? YES!

我其實從小就對經營MSN社團、奇摩家族非常感興趣(哈哈),大概是高中的時候,第一次聽到「部落格」這個詞,那時也想著:會不會有一天,我可以用部落格賺錢?更精準的說,「只靠」部落格來賺錢呢?

十年之後,我成功打造品牌的現金流,從正職員工、兼職創業,到全職創業、兼職接案打工,我相信很快的,我能夠開始只靠部落格就能擁有自己的品牌,當然,這十年我失敗了很多次,我也放棄了好幾次,換過很多工作,沒有一個讓我覺得「就是它了」。

有一個粉絲問我說:「有負面情緒出現時,要如何分辨是對興趣沒有熱情了,還是是遇到低潮期?」

我認為,當你在做一件事情,遇到失敗、低潮,絕對會消滅一點熱情,但如果這件事是那種你過一陣子,就又會想要再回去試一試的事情,那我覺得它就是你的熱情,你只是需要休息而已。

對於經營部落格,我有好幾次都覺得算了,卻又會再過一陣子後,又想繼續嘗試,所以就在這幾年來的摸索之下,我終於找到了一張地圖,現在我也開始覺得,把這張地圖pass給其他人,就是我的熱情之一,所以,經營自媒體到底能不能夠生存下去?答案是可以,絕對可以,需要一些方法和很多的耐心就是了:)

希望今天的文章有帶給你一些收穫!

我們免費課程裡見囉!

Zoey


Hey,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嗎?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你對遠端工作、個人品牌和自我成長的議題感興趣嗎?加入我們,得到第一手的資訊與消息!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

#68 最小可行產品:免費的東西這麼多,還會有人想付錢買我的東西嗎?

#47 從金融離職創業,雙胞胎如何成功經營整理師個人品牌? / 極簡維尼

你有沒有曾經動過想要 離職創業 的念頭呢?是什麼原因讓你願意豁出去,背水一戰?又是什麼原因拖著你,讓你遲遲不敢跨出去?在今天這一集節目裡,我們邀請到一對雙胞胎,來和你分享他們是如何離開原本穩定的金融產業,姐妹倆組成創業夥伴,透過「極簡整理師」這樣的職業,做前期的市場調查和創業初期的測試與修改,現在更成功地走上自媒體品牌之路。

在今天這一集內容裡,我們會和你聊他們是怎麼找到自己的內容規劃和獲利模式,離職創業需要克服的難點,以及在創業之前所需要做的心理和技術層面的準備

延伸閱讀:如何找到自己的特色,運用在個人品牌上?

離職創業

在節目開始之前,要先來和大家介紹本集的廠商置入:Sudio

Sudio 是一個瑞典的耳機品牌,致力於改變人們看待「耳機」的方式,打造兼具北歐時尚感及功能性於一身的耳機,讓每個人都能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配戴。

Zoey自己所使用的這一款是「Tolv無線藍牙耳機」,單耳耳機僅4.5公克,雙耳耳機各有一個多功能按鈕,輕鬆控制音樂與來電。耳機具備藍芽5.0版本並搭載單次7小時電池,此外可攜式充電盒可再提供4次額外充電。耳機具備日常防水防汗,不論重訓、健身、通勤或是日常使用,都能滿足你的需求。

如果你有想要購買Sudio的耳機,歡迎你使用優惠折扣碼「zoey85」得到全館八五折的優惠折扣唷:)

收聽本集音頻:

 

本週的聽眾回饋來自私密課程問卷:

讀者Chunwei 寫道:很喜歡Zoey的文章和音頻,覺得每個主題都很打到我的點!

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

極簡整理師 離職創業

離職創業 個人品牌經營法則 段落訪綱:

06:25 說說你們的故事,聊聊你們是如何踏上整理師之路?

10:36 在創業前,你們做了哪些準備?

14:30 你們如何找到自己的內容規劃與獲利的模式?

20:20 你們認為離職創業最難的部分在哪裡?該如何克服?

23:14 如果現在的聽眾也想要開始離職創業,你會給他們什麼樣的建議?

極簡維尼的線上課程:

簡單生活整理課

斜槓整理師培訓課程

個人品牌網站設計課程

如果大家對你們感興趣,可以在哪裡找到你?

官方網站

Facebook粉絲專頁

Youtube頻道

離職創業

離職創業 重點整理

一、在離職之前,你最好先有一些品牌經營上的規劃,包含要使用哪個平台作為你的主力?你要寫哪一些內容?你的觀眾是誰?觀眾在哪裡?以及你要用什麼方法觸及到他們?他們為什麼要用你的服務、買你的產品?這些東西如果沒有頭緒,也可以先從參考別人的內容開始唷。

二、離職創業的原因,最好是因為你有一件自己很清楚知道「如果不去做,未來就會很後悔的事」,如果你只是為了賺錢或賺更多的錢,世界上一定還有其他種更實際的方式來達到這個目標。

三、經營一個初期草創的品牌,你最好是所有計劃和點子「想的差不多」就趕快去試看看,因為唯有不停嘗試、不停失敗,你才能夠繼續修改,繼續前進,不然你當初所擔心的事情,所害怕的結果,都因為你完全沒有嘗試,就根本不會發生,既然如此,你為什麼要花時間在擔心那些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上呢?

延伸閱讀:創業的前三個月在做什麼?

極簡師 離職創業

感謝你收聽這一次的節目,今天這一集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你應該感覺得出來布蘭達和維尼是心思比較縝密,而且計畫比較周詳的個性,以前我總是覺得這樣子的人,好像容易在前期計畫太多,或甚至有點完美主義,所以在品牌經營的路上就會比較慢、甚至比較吃虧。但我今天看到很不同的一點是,這一對雙胞胎既喜歡規劃,又有行動力,這兩個組合加在一起,就絕對會讓創業的路途比其他人順利很多。

所以,無論你今天是想要和B&W一樣離職,好好專心投入創業,還是像我一樣一邊工作一邊創業,你都要記得,讓你開始的絕對是計畫,讓你有結果的絕對是行動,一個都少不了唷。

希望這一集對你有幫助

Zoey


Hey,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嗎?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你對遠端工作、個人品牌和自我成長的議題感興趣嗎?加入我們,得到第一手的資訊與消息!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