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Zoey | Jul 14, 2019 | Podcast , 有愛
你會不會經常因為自我懷疑,或給自己貼標籤,就不小心畫地自限了呢?在今天的節目中呢,我會和你分享我從一本名為「The Alter Ego Effect」 的書所得到的靈感,和你解釋我們要如何突破自己設下的心理障礙、你到底是誰,你能不能夠去決定你是誰,能不能夠用 另一個自我 去挑戰更高層次的成長呢?
延伸閱讀:阻礙成長的3大藉口:為什麼你對生活不滿意,卻遲遲沒有改善?
收聽本集音頻:
本集聽眾回饋:
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 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
Alter Ego = 另一個自我
前陣子意外翻到Todd Herman所撰寫的「The Alter Ego Effect」 一書,這本書在探討說你到底是誰?你是你認為的你嗎?如果你今天做出了和你平常不一樣的舉動,你還是你嗎?你難道只能有一種模樣嗎?你是否能用「另一個自我」來成就更高的自我呢?
我當時看到這本書就覺得blows my damn mind,本書的作者Todd Harmen 是一位非常知名的專業運動員心裡教練,他表示,頂尖世界級的運動員、表演者、藝術家都知道,當你已經是一個A+ player,然後你再和另外一群一樣和你是A+的運動員比賽,你會知道這時候你們比的已經不是專業程度和技術,而是你的Mind,你的心理戰。
你想想看,今天如果你是一個奧運選手,你為了這場比賽付出你的一生,你可能從五歲就開始練習,可是,其他人也一樣啊,每一個來上場比賽的頂尖選手都和你一樣努力,那勝出的關鍵,除了一點運氣,到底差在哪裡?Todd Herman説:答案就是你的Believe。
Todd Herman 已經當心理教練20餘年,他表示,很多時候一個運動員在場上的表現,是取決於他給自己的想像,例如說,有些運動員他曾經受過傷,明明已經好了,或已經過了很多年,但就是因為這個運動員心裡一直有個心結,覺得自己受過傷,覺得自己的表現或被打折扣,所以就會引響到場上的表現。
你現在來想一想在你生活中,你是否有那種會畫地自限、告訴自己辦不到的時候?如果有的話,到底是誰限制了你自己?是你的敵人嗎?是你曾經受過的傷害?是其他人告訴你你辦不到?還是是你自己選擇相信、選擇接受這是一個事實?
延伸閱讀:和Zoey一起做冥想!5個技巧強化你的傾聽內心的能力
如何用 The Alter Ego Effect 來成就高我?
Todd Herman 也表示,Alter Ego還有另一種用法,不只在運動員身上,你看到許多演員和表演者都會使用這個方法,例如Lady Gaga、碧昂絲、麥可傑克森、瑪丹娜這些知名的大人物,他們都曾經表示過,站到舞台上,他們就會有另一個人格「上身」 ,這個人格不一定如同平常私底下的自己,就像是碧昂絲也說他其實私底下滿安靜的,只是他們必須要用另一個人格來去帶出最極致的表演體驗。
但,你會說在台上的碧昂絲因為使用了另一個人格,那他就不是碧昂絲了嗎?還是說你覺得私底下過著正常生活的碧昂絲,就不是你認識的那個碧昂絲呢?因為如果照這個理論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好幾個自我、好幾種人格,你在你阿嬤面前、和在你老闆面前,是同一個人嗎?你在妳男友面前,和在你爸媽面前,是同一個人嗎?如果你表現不同的話,那你還是你嗎?
對於這一題的答案,我覺得:「是的,無論如何,你都是你。」
你就像是瓶子中的水一樣,你被放到了不同形狀的罐子中,會呈現出不一樣的外觀,但是本質上,你還是那個最純粹的水,你還是你,難道不是嗎?
我一直都相信失戀窩在沙發上追劇耍廢哭三天的我、年輕時在酒吧喝到爛醉倒在路邊吐的我、以及現在在錄製這個音頻的我,都是同一個我,我一直都可以決定我的外觀長什麼樣子,我也可以決定我有什麼樣的行為,但是我的本質絕對不會改變。
延伸閱讀:突然沒動力什麼都不想做?試試我的終極四部曲 — 改善倦怠低潮&重新上軌
如何謹慎使用「 另一個自我 」?
有些人會擔心說:「可是我如果擁有很多不同的人格,難道我不會發瘋嗎?如果我擁有這麼多的性格、這麼多不一樣的自我,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我?我又是誰?」
在這個部分我個人認為,你的人格應該會有一個是最主要的主宰人格,也就是你大部分時間或最常使用的人格,你要說那個是真我也可以,但我相信每一個都是真的你。
至於要怎麼樣才不會因為你自己擁有太多不一樣的人格而發瘋?我覺得答案就是:把這個Alter ego effect用在好的地方,用在突破自我,讓你更上一層樓、更成功的地方。 那你就可以打破給自己的框架,到那個你可能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到的地方。
我從滿小的時候就知道我可以去決定自己要做出什麼樣的選擇,現在看了這本書,終於知道這些原理。例如說當我想要獨自出國旅行,那時候可能很害怕,但是我可能會跟自己說:「你知道嗎雖然我有點害怕,但是我決定做一點不一樣的事情,我決定不要害怕,我可以決定我不要再害怕了。」
這個方法,我用在分手、離職、創業、搬家、找工作、跳水、潛水、跳傘、旅行,你想得到的可能會讓人害怕的場景,我都用過。是的,我很害怕,但是,我也可以決定,此時此刻,我不要也不會再害怕了,只要我決定了,那就是決定了。
我知道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很沒勇氣、很內向、很沒自信、很害怕失敗、很在意別人的眼光,但是,一向很內向的小美,今天可不可以決定:「我今天要當一個外向的小美?」 一向很沒有自信的Kevin,今天可不可以對自己說:「你知道嗎雖然我一直都很沒自信,但是今天例外,今天很不一樣,今天的我是一個很有自信的Kevin,就算只有今天也好,因為今天是個大日子,今天的我決定當一個很有自信、跟平常不一樣的Kevin。」
你可不可以這樣決定?可以吧?你還是你呀,你一樣是你,對吧?
不要當一個畫地自限的人
事實上,Todd Herman 就在書中表示,只有一種自我,會容易讓你畫地自限、也容易使你產生憂鬱和焦慮的症狀。
意思是指說如果你自己認定,你是一個很內向的人,那你可能在面對各種機會的時候都會拒絕,你會說:「啊我不要上台啦,我很內向,阿我不敢去跟他說話啦,你知道我很內向的,我這麼做會不舒服,因為我是一個內向的人。」
但我我始終相信,擁有另一個或多個自我,並不是要你去當一個不是你的人,因為怎麼做,你都是你,你會感到不自在,也是極度正常的事情,因為你在做一些主宰人格不常做的事情。
然而,一切的一切都來自於你的信念,至少我一直都是用這個方法來生活和做決定的,我的內心可以感覺到什麼事情值得挑戰,什麼事情是我在畫地自限,同樣的我也可以感覺到什麼時候逼自己逼得太超過了,需要收回來,一切的答案都在裡頭,你一樣本質沒有變的水,你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面對不同的情況,呈現和探索出不一樣的型態。
利用「 另一個自我 」冥想法來開始你的一天:
在音頻節目的最後,我製作了一段約莫10分鐘的冥想練習,你可以找一個不受環境音和人為干擾的地方,來做這個靜心冥想,整理你的思緒:
https://media.blubrry.com/zoeyk/content.blubrry.com/zoeyk/56.mp3
希望你會喜歡這一集的內容:)
我想要知道你試完冥想後有什麼感想?或者是你看完The Alter Ego Effect 這本書之後,有沒有任何想要一起討論的地方?請在底下留言吧!
Zoey
Hey ,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嗎?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 一起做討論!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 5 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
by Zoey | Dec 2, 2018 | Podcast , 有愛
Ryan Wu 吳冠宏 是一位內容創作者、網路行銷老師、也曾是一個職業級的德州撲克玩家與教練。在他的斜槓人生中,自我成長一直是他非常重視的部分,如果你經常覺得自己在追求理想生活、或是創業的路上,克服的了技術,卻沒有辦法克服心理上的難關,這一集的豐富內容絕對能幫助到你。
Ryan在這一集節目裡會和你分享他是如何排解負面情緒、如何面對低潮、如何規劃人生,甚至是如何投資你的生活,達到財富和心靈上的自由。
收聽完整內容:
別忘了到 iTunes Store 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 🙂
Ryan Wu 自我成長 訪綱段落:
02:16 Ryan Wu 自我介紹
02:35 聊聊你是怎麼開始的網路創業與自我成長的生活?
97:30 在追求理想生活的道路上,遇到最大的瓶頸是什麼?你是怎麼克服的?
15:50 想要實現你那樣的生活形態?需要每一天做一些什麼事情才能做到?請和我們分享你的一天
24:08 如果想在網路上創業、建立個人品牌,有什麼樣的獲利管道可以讓他們創造被動收入呢?
30:51 如果平常有一份正職工作,你認為最快能達到財富自由的方法是什麼?
36:44 你認為理想的生活是什麼?
Keep in touch with Ryan: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Ryan 提及到的書籍:
當下的力量
富爸爸窮爸爸
我的人生思考
與成功有約
重點Recap:
#1 成績出現在你的成長之後,你的外在成就,鮮少超過你的內在成就,所以想要成就一個更好的生活,你就得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2 脫離低潮的儀式越短越正向越好
#3 收入的本質就是幫助別人,不管是提供產品或服務,最終就是要解決某個人的問題
#4 在賺錢之前,應該先思考你提供的內容是否對讀者有價值
#5 先定義出你的理想生活,再來規劃你的財務自由之路更實際
延伸閱讀:你想要的其實不是財富自由?如何用「Why」的力量脫離討厭的生活(免費練習表下載)
解決問題,Make things happen!
我非常喜歡這一集的節目,不只是Ryan提供的理財和人生規劃非常詳細豐富,我更喜歡他以自己的例子,和大家分享他是如何從低潮中站起來,解決問題,make things happen!
你可以看到一樣米養百樣人,有些人面對低潮的方式,可能是喝酒、找朋友哭訴;有些人可能是睡覺、旅行或是寫日記,不過呢你也可以發現雖然在這麼多樣的面貌中,只有兩種類型的人,一種是迴避問題,一種是解決問題。
迴避問題的人,就像是吃止痛藥的人,他們可能透過喝酒或短暫性地抒發,去掩蓋背後真正的問題,以為情緒過了整件事就過了;而有些人,他則會勇敢的面對問題的根源,是否要開刀才能根治?我得做些什麼來完整的解決事情?如果不能改善、彌補,我能如何修復自己的心靈、重新讓我的人生變得更美好呢?
想成就一個更好的生活,先成為更好的自己吧!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發生了就是發生了,例如被劈腿、分手、被炒魷魚、離婚、甚至是失去自己愛的人,這些事情非常的痛苦,也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然而,當這些情況發生了,你也只有兩種選擇,第一:就是讓自己繼續困在這個情況裡;第二:則是勇敢的面對事實 ,同時告訴自己,你依然有能力和權利擁有美好的人生,無論發生任何事,都沒有任何人可以剝奪你的這個權利的。
因此,雖然這集節目裡分享了許多財務規劃和品牌經營,但我誠心地認為,個人成長才是一切的根本,而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推崇的部分,想要有理想的人生,你得先成為更理想的自己喔。
Zoey
Hey ,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嗎?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 一起做討論!
你對遠端工作、個人品牌和自我成長的議題感興趣嗎?加入我們,得到第一手的資訊與消息!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 5 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 🙂
by Zoey | Nov 14, 2018 | 有愛 , 有錢
網路上關於個人成長或品牌經營的書籍百百種,但到底哪一本比較適合你?哪一本書比較好看、好消化?哪一本值得買呢?今天Zoey幫你做了10本超值得一讀的「 好書推薦 」 ,這些書我都親身閱讀過,也打從內心的喜歡以及想要推薦給大家,因此如果你不知道該選什麼書?先從以下這10本開始吧!
2018 好書推薦 :
1. Manage your day to day 管理你的每一天 ★★★★★
這本書實在太讚了,每個人都應該讀!管理你的每一天 訪問許多美國業界名人,包含如何獲得靈感、如何管理自己的生產力、如何維持專注、如何讓創作變成習慣、如何在忙亂的生活中找到一抹平靜⋯⋯等。
本書裡面有許多名言佳句都值得紀錄,除此之外,這本書也很直搗重點、不廢話,早上讀起來很痛快。
購買中文書點這裡
購買原文書點這裡
2. Power of Now 當下的力量 ★★★★☆
這本書說明了作者埃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如何從憂鬱症(甚至計畫要自殺)、臥病在床不起,到他如何透過靈修、把自己的信念轉移,成功的拯救自己心靈的過程。
這本書適合壓力大或不知道要怎麼整理自己情緒的人,裡面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助你在快環境中放慢腳步、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書裡面有滿多作者自己的想法和經歷談,也一直圍繞在同個主題:「當下」,做更深入的討論,我認為這本書需要一點耐心和非常多的練習,才能夠體會書中的道理。
購買中文書點這裡
購買原文書點這裡
3. The Power of Habit 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 ★★★★★
如果你知道的話,習慣是造就「今天的我們」 的一個主要因素。我們的思想造就行為,行為造就習慣,習慣造就人格,而這本書以滿多科學的角度述說背後的原因,書本中也有很多案例告訴你一個習慣要如何養成、為什麼會養成?以及要如何戒掉自己討厭的壞習慣?
這本書非常的有趣,看完能夠讓你感到一種「哇~原來是這樣唷」 的感受,非常的推薦!
購買中文書點這裡
購買原文書點這裡
4. Big Magic 創造力 ★★★★☆
本書由作者Elizabeth Gilbert的第一人稱所講述「Creativity」到底是什麼?靈感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我們會感覺沒有靈感?為什麼我們會想要創作?本書很有趣的一點是作者把「創造力」擬人化,以她獨特的觀點告訴你要如何和你的創意合作,產出最棒的傑作。
這本書我也很推薦你收聽Audio Book,因為作者的聲音很好聽 😀 在睡前聽滿合適的!
購買中文書點這裡
購買原文書點這裡
5. The Miracle Morning 上班前的關鍵1小時 ★★★☆☆
本書講述作者Hal Elrod如何從一場致命的車禍(當場死亡六秒)到後來奇蹟開始走路,卻又在人生回到正軌後跌落事業谷底,然後再重新站起來的故事。
這本書的重點放在早起一小時該做什麼事?作者將早晨儀式分成六個步驟,仔細地解釋要怎麼執行、操作和調整每個步驟。
書的內容很豐富,但是作者話有點多 ( 不知道中文翻譯怎麼樣 XD ),而我認為其實不用每個步驟的follow作者的儀式規範,只要挑選自己覺得有用的即可囉。
購買中文書點這裡
購買原文書點這裡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
6. The 4-Hour work week 一週工作4小時 ★★★☆☆
本書由大名鼎鼎的Timothy Ferriss所撰寫,內容在講述如何從窮忙的生活中,簡化自己的工作量、檢視自己把時間浪費在哪?進而去找出可以外包、分工、系統化或自動化的部分,減輕你的工作量,讓你可以把時間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我個人認為看完這本書可以得到最大的收穫,就是觀察作者是如何在朝九晚五的生活中,抓到自己是在分心和浪費時間,以及他是如何提升自己的業績,進而去說服老闆他想要不受地點限制的工作的過程。
這本書成功的描述一個人如何提高自己的籌碼,去和上司或客戶談判,但我相信滿多人可能會卡在勇氣這一關,只可惜這是書本裡面少講的部分。
購買中文書點這裡
購買原文書點這裡
7. Success throw Stillness ★★★☆☆
這本書目前還沒有中文版,但也沒有什麼深奧到難以下嚥的英文。作者Russell Simmons是知名的嘻哈饒舌歌手和創業家,撇除好萊塢的花邊歷史與醜聞不說,人家寫起書來其實也滿好看的哈哈。
這本書的重點放在初學者如何開始學習冥想,內容包含對冥想的錯誤迷思以及入門的技巧傳授,本書的文風非常白話,絕對不會讓你看不懂或是不知道該怎麼執行,因此我非常推薦想要開始嘗試冥想運動的人買這本書來看看。
購買原文書點這裡
8. Profit First 獲利優先 ★★★★☆
這本書最好看的地方就是作者的文風了,作者Mike Michalowicz 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好笑,他的作品總是能讓生硬的商業書籍,變得像是在看搞笑漫畫。
這本書的內容利用Mike的自身經驗,和讀者分享如何突破人性,為自己創造出一份Profitible的事業,他將重點放在如何不是只有表面上的百萬營業額,而是真的有一份身為老闆的收入,進入自己的口袋。
裡面也有教一些資金管理的方式,但我認為這本書比較適合在創業或有業餘收入的人,如果只是領死薪水的員工,比較難將其技法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購買中文書點這裡
購買原文書點這裡
9. Pumpkin Plan 南瓜計畫 ★★★★☆
這本書的作者一樣是 Mike Michalowicz ,可想而知,書本的風格也是特別的幽默風趣。這本書講了很多身為一個經營者(甚至是自僱者)應該要注意的經營法則。
有趣的是,他的重點不是在「該做什麼」,而是「不要做什麼」 ,利用減法的方式,把工作量做到最小,但把效益拉到最高。所以如果你對經營事業感興趣,從這本書中你可以學著去分辨什麼事情其實沒那麼重要?什麼事情其實在浪費時間?進而去優化你的生產力與成效,達到Smarter, not harder的結果。
購買中文書點這裡
購買原文書點這裡
10. Singletasking 專一力原則 ★★★★★
這本書我強烈推薦,它真的非常有料。在每個人都習慣一心多用的社會中,作者不僅在書中多次舉例Singletasking(一心一用)的好處,也用了許多科學佐證一心多用會帶來的壞處,以及一心一用可以怎麼幫助你改善人際關係、提高生活與工作的效率,甚至最重要的:好好的活在當下。
如果要說它和其他自我成長書籍有什麼不同的話,我認為本書的重點清清楚楚,作者也很善用列點的方式來幫助讀者分析與記憶,也有許多「解決案例」給你參考。當然還有他的一些個人生活經歷與小幽默在裡頭,讓這本書變得更有趣,非常推薦你去閱讀!
購買中文書點這裡
購買原文書點這裡
書籍如何改變你的人生?
其實我一直以來都算是個愛看書的小孩,雖然學生時期看得不多,但也不討厭做這件事。然而,搬到了美國,因為晚上真的沒什麼事情好做,不像台北可以到處跑,剩下的選擇就變成和朋友外出、看電視、看影集或看書了。
話雖如此,無聊之餘的嗜好也讓我的閱讀量增加許多,當你有更豐富的知識與想法,你會想要把它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上,你開始試著用書中提到的思維思考,你開始試試看作者提議的生活方式,那如果你真的看到了改善,你就會更想持續地進行,甚至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你的人生不僅會因此而得到改變,你和朋友之間的話題也會改變,當你的世界所圍繞的話題不同,你所看到的世界也會跟著不同了。
除此之外,我也建議你如果看英文夠快的話,可以試著去看原文書,因為裡面有許多作者原生的口吻(或笑話)是比較難被完整詮釋的,你也可以藉此練習一下自己的外語閱讀能力唷!
注意:此文章裡提供的連結為博客來線上書店,書本可能會有缺貨或絕版的情形,歡迎你到其他商家查詢書本做購買。
Hey ,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嗎?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 一起做討論!
你對遠端工作、個人品牌和自我成長的議題感興趣嗎?加入我們,得到第一手的資訊與消息!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 5 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 🙂
by Zoey | Nov 11, 2018 | Podcast , 有愛
你會不會經常覺得自己做起事情來虎頭蛇尾、三分鐘熱度呢?今天的節目裡,我會和你一起破解「 動力 」 的來源到底是什麼,以及3個小技巧,讓你不用特別強迫自己,就能持續堅持下去。
這個話題很熱門,也有很多人都會來詢問我:「咦?你的品牌沒有賺很多錢,你堅持下去的動力是什麼?」「你為什麼能夠一直有內容產出?」「你難道不會累、不會疲乏嗎?」
這幾天,我突然靈光乍現,破解了這個程式碼,我也馬上做了整理來跟大家分享,你準備好了嗎?持續下去的動力到底是什麼⋯⋯答案要揭曉了⋯⋯
收聽完整內容:
請幫忙到 iTunes Store 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
答案就是:好玩!
其實答案就是這麼簡單,持續下去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好玩。
我為什麼可以一直寫文章,一直錄製音頻節目呢?因為我真的是發自內心的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所以我根本不用督促自己,我就會自動自發來做這件事。
所以,你現在暫停一下,仔細想一想自己為什麼會「自動自發」 的去做某一件事?你為什麼會在假日的時候整理花草?去爬山?你為什麼喜歡玩手遊?為什麼會在下班的時候追劇?為什麼在通勤的時候滑Instagram?
因為這些事對你來說,某種程度上挺「好玩」 的嘛,所以你當然不用特別的要求自己,就可以一直堅持、一直持續的做下去,對吧?
反過來說,無論你今天要做任何事情,如果你本身不享受或不覺得好玩,儘管你再有意志力,真的很難堅持下去,因為這不符合人性呀!這不是你的問題,這是人的天性。既不好玩、也不享受的事,到底哪來的「動力」能讓你堅持下去呢?
很多人列了很多目標,他有新年新希望、他想減肥、他想要開始學英文,當一個人從零,到建立好一個目標,到開始執行,這時候所運用到的「行動力」是憧憬、是夢想、是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未來向你招手,只要你看得到、或想像得到未來的自己,那要踏出那一步並不困難,而且通常,你也是躍躍欲試的開始。
但是為什麼,你明明看的到自己的願景,又會在做一做之後沒有動力呢?其實答案就像是上述所說到的,你要享受、你要喜歡這個過程,你才能持續下去。
讓你開始的原因是結果,讓你堅持下去的原因則是過程。
那究竟要怎麼樣才能夠讓自己強化「堅持下去」 的動力呢?這裡有3個技巧分享給大家:
強化持續下去的 動力 ,3個助攻妙招:
#1 呼朋引伴或設計獎勵
假設你本身不是個特別喜歡做那項事情的人,我會建議你運用自己的創意,把這件事情變成一個好玩的事情。
如何讓堅持運動變好玩?如何讓早起變好玩?如何讓練習英文、看書變好玩?運用腦袋好好思考一下,你認為的「好玩」長什麼樣子,而我個人推薦你可以使用呼朋引伴和獎勵機制的方式。
和朋友一起運動,是不是比較好玩一點?加入社團或有朋友可以一起練英文,會不會比較好玩?又或者,你能不能夠設計一點獎勵給自己?例如說你最近在練習早起,是不是能夠在前一晚先準備好明天漂亮的衣服,先想好一頓豐盛可口的早餐呢?
運用自己的創意,讓最近在做的挑戰或任務變成一個你會「自發性想去做」 的事情,因此,試試看找同伴一起進行,或想一些能讓自己興奮的獎勵,雖然有點小作弊,但還是有辦法讓你提高持續下去的動力。
#2 選擇你擅長的類型下手
如果你本身就不是一個特別喜歡、特別擅長某件事的人,硬逼自己去執行,那樣的過程的確會非常痛苦。相反的,如果你能夠從自己比較擅長的類型開始執行,你堅持下去的機率也會更高。
例如說,其實你真的很不喜歡也很不擅長跑步,那能不能夠換成瑜伽、游泳或是皮拉提斯呢?如果你本身不太喜歡上健身房,那可不可以換成去公園、登山,或者是騎腳踏車、打球呢?
選擇一個你擅長的方式進行非常的重要,以我的例子而言,我其實知道自己的強項是文字,所以管Youtube、Instagram、或是直播在現在非常流行,但我內心知道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
並不是說其他部分都完全不能碰,但我知道重心應該要放在哪裡,而不是一直把頭栽進去那個看似「成效會最好」但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然後自己做的很累也不享受,那也不會持久。
#3 漫無目的的沈浸在其中
很多人說「當興趣變成事業之後,就不再是興趣了」 ,這其實是因為興趣是要有「趣味」 的成份在。什麼東西會扼殺趣味?答案就是壓力,什麼東西會創造出壓力?答案就是「期望」 。
我們期望自己瘦幾公斤、期望自己考試考幾分、或者是期望自己賺到多少錢、達到怎樣的目標,這樣的期望,會發生兩種狀況:
第一個就是你達成目標後,就不會再持續做這些事情,因為沒有必要了,你只能靠再想出下一個目標來讓自己有個理由繼續執行下去;第二個就是你開始發現自己達不到目標,或跟你想像中的不太一樣,你就會堅持不下去。
因此,我建議你除了有「目的性」得進行這些任務之外,也花一點時間來「漫無目的」 的沈浸在其中。
除了平常有在上英文課,你能不能在課後找一些有興趣的英文影集來看?除了平常你有在健身之外,能不能睡前或是起床的時候,花個十分鐘來拉筋,好好舒展一下呢?
這個過程,對你來說該是療癒的、舒壓的,或者是有點心不在焉的 ,留一點空間給自己wonder,你的腦袋會因為這件事情沒有什麼壓迫而越舒服,當它越輕鬆,你做這件事的意願也會提高。
另外呢,這也是個Reminder,你要隨時回頭問自己:「如果不是為了目的、不是為了績效,我還會想要繼續的做這件事嗎?」
很多人進到一間公司,明明是因為對職位本身有感興趣,但卻因為上班長時間的壓力,和目標導向的操作方式,磨掉了你的熱情,導致你下班之後就再也不想碰。那當你沒有漫無目的沈浸,又或者沒有從中得到樂趣,久而久之,你當然就會變得開始不喜歡這件事情,也堅持不下去了。
從興趣到堅持到習慣
當然,不是每一件我們持續做下去的事情,都只是基於「好玩」這個原因。例如說刷牙洗臉,它可能本身不是太好玩,但因為它已經是你的生活習慣,所以你可以忽略自己的「感覺」,身體就會自動地來做這些事情。
而且,身體其實會習慣去做它已經有經驗、有記憶的事情,你的身體做了以前沒有做過、或有點不一樣的行為,你的腦中會產生一些化學分子,讓你感到不舒服。例如如果你沒有刷牙就跑去上班,你應該一整天都會覺得有點怪。
到這裡,大家應該都知道「好玩」 才是促使你一直持續去做這件事的最主要原因,當你一直持續執行,它在未來才有可能變成那個「如果你沒做會感到不舒服」 的習慣。
然而,在它還沒成為習慣之前呢,你一定要多多少少對這件事情有發自內心的喜愛 ,不然,如果你只是為了一個新的早起挑戰、或只是覺得大家最近都在瘋冥想、瘋瑜珈,而跟著去朝聖的話,你絕對不可能堅持到哪去的。
延伸閱讀:如何規劃人生,打造你的理想生活?試試這3個立即見效的方法!
找到那件沒有人付你錢、沒有什麼用意,你還是愛不釋手的事情
說了這麼多,就是愛啦。要持續進行一件事,絕對是愛的使然。
你以為賺大錢、贏得比賽、漂亮的身材和更受人稱羨的人生是你要的,但其實,堅持是一條既漫長又很單調的路,沒有人給你一路拍拍手,你甚至得一直打開拍照來證明自己“有在堅持”,才能夠得到他人的見證,但這種事情做久了,你一定會想說我是何必呢?我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所以,為了你自己,自主的來執行這些事情,靠的就是一股真誠的熱愛,當你能從中得到的舒壓和樂趣,無論是再困難的事情,都能使你跌倒了以後,再次地站起來堅持下去的。
你的那件事,是什麼呢?在下面留言和我分享一下吧 🙂
Zoey
Hey ,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嗎?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 一起做討論!
你對遠端工作、個人品牌和自我成長的議題感興趣嗎?加入我們,得到第一手的資訊與消息!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 5 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