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Zoey | Jul 8, 2018 | Podcast, 有愛
如果你對現在的生活不太滿意,到底該如何讓自己真正 找到想做的事 ?今天我們會分享你找不到想做的事的幾個原因,以及該怎麼做才能找到?也就是透過寫下你的 IKIGAI,並找到彼此的交集,讓你的人生更有方向也更有意義。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
以下為文字版訪談綱要
———————————————–
在你喜歡的平台上訂閱: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Android
📍【本集綱要】#4 找到想做的事
前陣子,我在這篇文章介紹了什麼是 IKIGAI,IKIGAI 翻譯為「你活下去的理由、你早上起床的理由」,它是一種日本人恆常的幸福觀,那篇文章受到了許多人的迴響,也有滿多網友和我反應:「我真的不太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那為什麼你無法找到想做的事?我認為是因為我們從小就沒有特別訓練自己的腦子,為自己找事做,在台灣教育裡我們常常習慣聽別人說的做,導致我們比較少去做自我探索,只知道自己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卻不太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此外,我認為還有三個可能的原因。
我認為每個人心裡在找的從來都不是物質的東西,例如金錢,而是一種感覺,例如溫暖的、舒服的、自豪的、放鬆的、很飽的感覺,所以先找到你自己最喜歡的感覺,你就能大概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那要如何找到自己喜歡什麼感覺呢?
首先,去回想一下讓你印象深刻的回憶,然後去分析當時的情景給你什麼樣的感覺,你就能慢慢找到蛛絲馬跡去拼湊出你喜歡的感覺,以及渴望的生活。
沒有人在還沒彈過吉他之前,就知道自己喜歡彈吉他,找不到想做的事情也是一樣的道理,除了平時的工作,你有沒有在發展你的興趣?我們沒有辦法某一天就突然發現自己想要什麼,不過當你嘗試了更多事情後,你不只有可能找到自己喜歡什麼事,更有可能發現自己不喜歡什麼事。
要怎麼去嘗試與探索呢?你可以參加更多的社交活動,面向越廣越好,你也可以和三五好友一起去露營、自己在家做瑜伽等等,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光用想的,而是要實際去試試看。
我認為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一部份也和你擅不擅長有關,那些你擅長的事,也很有機會成為你喜歡的事,因為這些事對你來說比較容易、有自信,完成後的成就感也會相對比較高。
如果你有很多喜歡做的事,但卻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麼?你可以先挑幾個最有興趣的,做更深入的進修,把自己從新手村拉到玩家等級,那些事情就更有機會成為你想做的事情,至於細節要怎麼做呢?試試以下四個方法吧!

就算沒有人付你錢,你還是很願意做的事是什麼?它不用是你的工作,也不一定要用這些事賺錢,但至少去摸索一下什麼事情能讓你很開心、讓你廢寢忘食、讓你充滿朝氣?這些事在未來就可以成為你的心靈補給,去做這些事,你永遠都能從中讓自己充電、療癒。
想像一下什麼事情能讓你興奮地想趕快起床?也許是去機場為家人接機、下班後要和朋友一起吃飯,又或是前天晚上買了新衣服,隔天想到今天可以試穿看看等等,也許你會問:「興奮地想起床和找到自己想做什麼事有什麼關聯?」
找到那些會讓你開心的事,並學著去創造相關的狀況劇,當你創造越多的起床原因,你對生活的新鮮感和熱情也會跟著增加,你也能夠在過程中學會怎麼找事情給自己做,學會了以後,想做的事就會自動找上門了。
有次,我在公館聽到歌手魏如萱的現場演唱,當時他一開口,整個空間馬上就被他的渲染力給鎮住,他的歌聲有著非常神奇的凝聚力,能讓大家安靜地聽他唱歌,當下我看著他,覺得他整個人都在閃閃發亮,就像他生來就注定要唱歌的感覺。
當他在執行自己的天職,整個人就會閃閃發亮,雖然都是與音樂有關,有的人可能適合寫歌、寫詞或者演奏樂器,不一定每個人都適合唱歌,所以去觀察一下自己閃閃發亮的時刻,有什麼議題是你想都不用想,就會批哩啪拉的一直聊下去、靈感源源不絕的呢?
如果想不到的話,建議去問問朋友,或是觀察朋友都會問你什麼問題,藉此來找到自己閃閃發亮的時刻。
透過更深入的學習,你更能夠去感受興奮的感覺,也許是因為可以學習新東西感到很有挑戰性?還是發現那個原本稍微感興趣的事,和你想像得不太一樣?
當你想要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那個事情也必須要是你能不厭其煩一直探索的事,你可以反悔,也可以尋找新的意義,不過最理想的狀態,還是專注於不斷耕耘,才不會汲汲營營,一直來來回回尋找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本集結語】#4 找到想做的事
找到自己想做什麼,一直都不是件簡單的事,就是要多多觀察自己,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人生會有許多意外,我們會面臨生老病死,這些事我們都沒有能力去掌控,但去找到你喜歡的事,完全在你的掌控範圍內。
你可以決定什麼時候開始找?怎麼找?往哪找?只要你開始,就有機會找到,這真的是你可以控制的事,不要害怕找不到,也不要覺得你在該方面沒有專業技能,那件事就不值得你做,我自己也花了幾年變來變去,你不用覺得自己找到了什麼新的興趣,它就會是你未來 30 年的職業。
興趣會改變、熱情會降溫,最重要的是,你能否發現自己在有點空虛,或是達成了什麼人生里程碑時,依然知道自己往後的人生意義是什麼?這就是我們要花一輩子學習的功課。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分享,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我也想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臉書私密社團(請點此連結),我們在社團裡討論很多有關遠距工作、自我成長,以及個人品牌經營的內容,你只需要填寫完成申請表單,就可以加入我們的社團大家庭中!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by Zoey | Jun 4, 2018 | 有愛
你是否常常覺得找不到人生未來的方向,你不滿意現在你的生活,不喜歡你的工作,但即使想改變,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前陣子我閱讀了「 ikigai 富足樂齡」這本書,從中學到了日本人長壽的生活秘訣。
如果你也跟曾經的我一樣,對生活不滿意,又不知道如何改善,今天這篇文章要討論的 ikigai 日式哲學,相信會非常適合你。

什麼是 ikigai
這個概念是從沖繩那邊開始出現的,沖繩地區的百歲人瑞高達 600 多位,為什麼這些人都這麼長壽呢?就是因為他們秉持著 ikigai 的人生觀,ikigai 用日文是寫成「生き甲斐」,直翻成中文就是「生存的價值」,書中的解釋為「讓你每天早上起床的理由。」
你每天起床為的是什麼?是為了實現你的夢想嗎?還是只是為了再次度過一個重複又無聊的一天?而你為什麼要活著?你的生存價值又是什麼呢?如果你看到這些問題有點愣住沒關係,這些問題透過 ikigai 都可以慢慢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 到博客來了解更多
ikigai 的四大元素
你享受的事情
也就是你做起來會很有熱情的事情,例如你平常很喜歡爬山,爬山的時候你會感到很有活力,完全不會累,又或是你很喜歡閱讀,在閱讀的當下你可以心無旁鶩的度過好幾個小時,通常在做我們有享受、有熱情的事情時都會特別有活力,不太會覺得無聊。
你可能會在職場看到有些人天天都很開心地在工作,對工作充滿熱情,也許就是工作中的某個部分剛好是他享受、有熱情的事情。
世界需要的事
也許你第一眼看到「世界」兩個字就會覺得好像要做到改善氣候變遷、救濟世上所有的窮人這種偉大的事情才可以,但其實不用,我們可以反過來想,變成「你希望這個世界的哪個部分可以因為你而變得更好?」
這件事情可以先從你自己出發,不需要大,只要你覺得某件事情對你有幫助,你也超想要讓別人也知道,幫助他們也變得更好,例如你覺得吃得健康很重要,你想要推廣這個理念,這就可以是世界需要你做的事,大部分能改變世界的事都是從一個小念頭開始的。
別人會付錢請你做的事
有錢雖然不一定能買到快樂,但沒有錢一定很不快樂,就現實面來看,我們做的事情還是多少要能給自己賺到一點收入,起碼要能養活自己, ikigai 的目的是希望幫你找到人生的意義,但如果沒有錢,就無法顧好基本的生活條件。
當你沒有錢生活,把所有心力都放在要如何度過下一餐、活過每一天的時候,你也不會有太多餘裕去尋找你享受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找到人生的意義。
你擅長的事
擅長的事情跟世界需要你做的事情類似,可大可小,大至會某種專業技能、使用某種軟體,小至可以把你的腳放到頭上 XD,或是你特別擅長傾聽,讓每個人都想找你聊天,去想想有哪些是你做起來很輕鬆,但你發現別人都不太會的事情?那就是你擅長的事情。

此圖為理想生活設計製作,如需轉載請先詢問。
ikigai 的四種組合
現在你知道 ikigai 包含哪些元素了,你可以先好好想想每個元素中你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填進去的?接下來我們要來看看這些元素交集的區域分別代表什麼,請你先點下面的按鈕去下載空白練習表,並在繼續看文章的同時,找到上述元素中重疊的項目並填進去。
👉👉 立刻下載 ikigai 空白頁做練習
【 你享受的事+世界需要的事 = 使命 】
如果你對於環保很有興趣,平常都會主動去搜尋相關資訊、參加相關活動,這就是你享受的事情,而環保無庸置疑是現今世界正極力處理的問題,所以同時也是世界需要你做的事,這兩個重疊起來,會讓這件事情變成你的「使命。」
為了這個使命,你可能會去當義工、參加非營利組織,每次完成使命都能讓你感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但這些事情也可能無法在經濟上長期支撐自己的生活。
【 世界需要的事 + 別人會付錢請你做的事 = 職志】
我們做的所有職業幾乎都是這種類型,例如醫生、老師,甚至只是超商的店員,不管是什麼工作,都是為了維持世界運作所需要的,也都會有人願意付錢給你,但大多數人都不太享受自己的工作,即使很有能力,久了也會像是單純的例行公事,讓你力不從心。
這兩者的重疊處的事情能讓你支撐自己的生活、也能對社會做出貢獻,但回到自己本身,可能就不太能滿足自己對人生的期望,而開始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 別人會付錢請你做的事 + 你擅長的事 = 專業 】
這通常就是指你的專業,但它不一定是世界需要的事,或是你享受做的事,假設你是一位記者,你有著採訪和報導的專業,但公司一直要你播報假新聞,這就不是世界需要的事,而製造假新聞想必也不會是你享受做的事。
專業一樣可以讓你專錢,支撐自己的生活,但也可能這個專業不是你想做的事情,進而讓你感覺空虛,這時可以嘗試把你享受的事情結合到你的工作裡,就有機會舒緩這個空虛。
【 你擅長的事 + 你享受的事 = 熱情 】
桌遊、登山、潛水,這些嗜好都可以是你的熱情,但它們不一定每個都是世界需要你做或別人會付錢給你的事,雖然這些事情能帶給你快樂與滿足,但可能無法在經濟上支持自己,也難以找到需要你提供這些熱情的人。
嚴重一點的可能還會讓你認為這些技能不被需要,好像自己做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但其實不是沒有意義,而是你需要去學習其他技能來創造需求,或找到可以讓這些嗜好賺錢的方法,而我個人最推薦的,就是經營個人品牌。
講到這邊,我相信還是很多人覺得有點模糊,不容易快速聯想到這四件事和之間的關係,我這邊直接舉我的例子給你參考。

上圖中橘色的字就是各個元素中有重疊的項目,這代表我可以從「平面/網頁設計、英語教學、內容創作、寫作」開始下手,但必須同時符合世界需要的事的其中一個,我做這些事情時才會真正覺得滿足、覺得被重用、覺得有價值與意義。
每個人在意的事情都不同,沒有標準答案,有人特別重視環保、有人特別在意勞工議題,當你找到你享受、有熱情的事情時,還必須用你擅長的方式 ( 例如演講、寫作等 ),去分享你認為世界需要的事情,當你能完美結合這四件事情時,你就找到了你的 ikigai 。
你可能無法馬上完成這個表格,它的確需要花時間反覆思考,如果你實在不知道要寫什麼,或找不到共通點,有可能是因為:
- 過度複雜化:很會聊天、說哭就哭、不賴床這些也算是很厲害的技能
- 嘗試得不夠:沒有畫家在還沒畫畫以前,就知道自己喜歡畫畫,對吧?
你可以去觀察看看,你身邊的人都會來問你什麼問題?你的朋友們常稱讚你什麼?或是你自己有沒有一些想嘗試的事情,不論事情大小,通通先寫上去就對了,不要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
👉👉 立刻下載 ikigai 空白頁做練習

找到每天早上起床的理由
一般講到找尋人生意義,可能都只有三個圓圈,分別是「天賦、專長、興趣」,透過這次閱讀 ikigai ,我第一次把「世界需要什麼?」也加入尋找人生價值的行列,讓我覺得特別有趣,也讓這個架構更完整。
我相信當一個人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也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情,或多或少都會開始思考:「我對社會到底有什麼貢獻?」,這也是我從旅行部落客轉職到寫職場筆記與自我成長時的心理轉換,開始以「社會需要什麼?」為出發點,而不是「我想要什麼?」
令我意外的是,能夠解決別人的煩惱,似乎比單存分享自己每天去哪玩、每天的吃穿還來得滿意很多,我跟你一樣,都正走在尋找 ikigai 的路上,我也相信它值得花時間尋找,也祝福你能早日找到你的 ikigai ,找到每天早上起床的理由。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