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習慣力:打破意志力的迷思,不知不覺改變人生的超凡力量

《 習慣力 》讀後心得:4個步驟戒掉壞習慣,讓持之以恆更容易!

為什麼建立一個壞習慣總是那麼容易又那麼不經意,但是養成好習慣卻是如此困難?在今天這篇文章裡,我會簡單介紹一本書《 習慣力 :打破意志力的迷思,不知不覺改變人生的超凡力量》,包含如何打破自制力的迷思?以及4個重要關鍵幫助你養成良好習慣!

延伸閱讀:《 打造理想人生的習慣大全 》無法持之以恆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自制力高的人並不是比較會控制,而是他們有好的 習慣力

《 習慣力 》書本介紹

本書作者溫蒂.伍德(Wendy Wood)是一名社會心理學家,主要在研究與習慣和行為改變相關的議題。書中以非常科學的方式去講解這個我們自以為都很熟悉的議題「習慣」,包含每個習慣背後隱藏的心理訴求是什麼,以及我們對於自制力、意志力的迷思又是怎麼「阻撓」我們把習慣建立起來。

雖然書中用許多科學數據與研究來架構與講解,但是,作者的文筆幽默、舉例生動,儘管充滿科學知識,依然不會讓你感到在咀嚼一本難以下嚥的學術書,整本書讀起來是滿好消化的。例如作者在開頭的第一篇,就以自己的表妹作為例子,來分享為何我們減肥總是一直失敗的真正原因及其背後科學原理(我想說表妹會不會有點尷尬呢⋯⋯)

作者表示,我們有43%的行為都來自習慣,而我也聽過另一個數據顯示,人類一天通常會有將近6000個想法從腦海中冒出,而其中有90%都不是新的想法,可能是你以前就曾經出現過的念頭,或者是與你習慣有關的行為而啟發出的念頭。

英文有句諺語是「You’re What You Eat」意指你吃什麼像什麼,而有些人也會將這個句子改成「You’re What You Think」所謂「我思故我在」“因為你想,所以你是”這樣的哲學題似乎也可以沿用到這個習慣建立的議題上。作者也花了大幅篇章來討論習慣的「根源」,教導我們如何去轉化想法,想法轉化行為自然會轉化,甚至不用靠自制力或意志力就能輕輕鬆鬆堅持下去。

延伸閱讀:《 大腦整理習慣 》拒絕知識焦慮!3步驟整理腦內「不必要」的資訊

習慣力

習慣力 :4個養成習慣的科學方法

作者發現自制力較高的人,大多是因為有好習慣才很少背離目標,也因為一般人總是高估了自己的毅力、恆心、自制力,才會一直為改變所苦。但到底有沒有容易一點的方式能讓我們杜絕誘惑、或無痛建立好習慣呢?作者分享了以下這四個方法:

一、情境

想要建立好習慣或戒掉一個習慣,第一重要的是創造情境,也有人會說是環境。

環境在行為和思想改變上扮演著多重要的角色,相信已經不用多說明,假如你想要開始養成跑步的習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入一個跑團,一群人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或特定的地點一起進行,不只能讓你因為同儕力量而更有動力去執行,也因為這個情境越來越熟悉(同個時間、同個場地),也能讓我們產生熟悉感、安全感,並養成習慣。

因此,為你的新習慣設定一種情境是個必須,這個情境也扮演著觸發者「Trigger」的角色,只要每當這個情境一出現,導火線就會被點燃,你就會想到要進行某件事,久而久之它也會變成了習慣養成的好幫手。

 

二、阻力

你一定發生過一種狀況是自己很不想出門聚會,或者不想出門運動,但是被朋友逼著出去以後,就發現「啊~剛才怎麼會一直不想出門呢?現在出來了心情其實很好呢!」的情況,其實這正是阻礙習慣養成的「阻力」。

有時候,我們並不是真的不想運動,而是一想到運動還要騎車到健身房、還要換衣服、運動完還要沖洗,好花時間,想想覺得好懶惰,因此就打消了這個念頭,而這也是我們沒辦法堅持下去的主因之一,如果這件事情執行起來手續繁複,那它就變成了一個大阻力,也是人性的弱點之一。

這個情形在商品設計上也經常運用到,我們會將使用者的執行步驟簡化再簡化(加入購物車直接結帳、按指紋即可付費、一鍵登入即可註冊)都是為了要讓使用者更容易進行商業行為,都是為了要降低執行的阻力。

因此,建立一個新習慣,我們可以想想「如何能把阻礙降到最低」,簡單到你如果不執行都覺得有罪惡感?又或者,能不能找到一些能自然融入生活中的行為,讓自己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就可不費力的養成新習慣呢?

延伸閱讀:《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圖鑑》什麼是「 思考架構 」&如何靈活運用?

White Macbook Near Pineapple and Pumpkin

三、獎勵

作者特別提到,想要毫不費力地建立良好習慣,最重要的獎勵機制就是「這個行為帶來的快樂程度總是高過於你的期望值」,這就讓我開始在想,是不是因為我們總是在期望值這一關做了錯誤的設定,才導致習慣一直無法建立起來呢?

這讓我想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有趣例子。前陣子,因為曬太多太陽而臉上長出雀斑,我趕緊上網查有哪些護膚產品可以有效淡斑,終於查到了一個日本專門在淡化曬斑的精華液(凱文老師推薦XD)上網訂購後開始使用,每天早晚各用一次,並且按摩三分鐘,持續了兩個禮拜,覺得一點效果都沒有。

當下,我的內心出現了一些有趣的OS:「如果這個保養品真像廣告說的這麼有用,用了兩個禮拜好歹也能看出一些變化吧?」、「是我使用方式錯誤嗎?還是我劑量塗的不夠多?」而我也因為沒看見成果,因此停用了這個產品。

大約又過了兩個禮拜,我在化妝台前又看到了這罐保養品,心裡想說:「哎,反正買了都買了,就算沒用,也把它當作是保養程序的某個環節,然後用完它吧。」於是,我開始像之前一樣,早晚各擦一次,唯一不一樣的地方是,做這件事的阻力變少了,我不再「刻意」的去提醒自己做這件事,而是早晚刷完牙就自然的進行著,大約又過了六個禮拜,某一天我照著鏡子時,才發現:「天啊,我的雀斑淡了好多,甚至快要不見了!」

其實,我們都知道人類總是喜歡高估短期內的預期,低估長期能得到的結果,這個道理連我自己都會說給學生聽,但在現實生活中依然會不小心犯這種「錯估」的謬誤。這個產品要用至少6周才能看見成效(現在想想覺得完全合邏輯啊~)結果我卻因為兩週沒看到結果就放棄了。

有的時候,當我們太刻意想要建立新的習慣,就很可能會導致我們高估自己所能得到的預期,這種時候,你也許可以問問看身邊有經驗的人,得到真正有參考價值的數據,或者抱持著平常心,才能讓建立習慣變得更沒負擔。

延伸閱讀:如何用「設計思考」來規劃你的新年新希望?(內含免費課程)

 

四、重複

作者提到,習慣的建立會像是滾雪球效應,一開始很難,後來越做越容易,難度下降、一切變得自動化,最後甚至是變成如果不去做,都會感到有點怪怪的。

那究竟要如何達到這種自然而然的境界?作者在這裡用「重複」作為第四步驟,但我認為可以換個詞「投入」會比較好理解。

以我剛才使用淡斑保養品的例子延伸,在剛開始完全沒能看見效果時,我去使用保養品的動力是非常低的(因為不知道有沒有效,所以根本沒有獎勵的出現)然而,當效果出來時(獎勵出現了)一般人其實都會更努力、更勤勞的擦這款保養品,就是因為不想要自己所得到的獎勵消失掉。

這就像是有些人一開始上健身房很沒勁兒,直到開始出現腹肌、手臂肌肉線條,甚至開始受到一些誇獎,就會發現上健身房這件事變得越來越容易,且自己越來越有動力主動去進行這件事(甚至排開其他活動的邀約,就因為要好好運動)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都不想要失去難得擁有的腹肌呀!

心理學一再證實,獲得與失去的痛苦感受中,失去的感受是獲得的1.5倍以上,說白話文,失去一個你已經擁有的東西,比努力爭取一個你非常想要得到的東西還來得更難受,將這樣的概念放回習慣的建立,想要進行到作者所說的「重複」步驟,我認為至少要先有一些些小收穫、小獎勵,人類才會有再次執行的動力與意願。

因此,回推到步驟三,這些獎勵如果是累積起來的成果,會是最容易讓我們繼續投入的方式,例如好不容易累積到的遊戲等級、好不容易建立的粉專按讚數,都是因為我們已經投入了時間與精力而更難戒掉,那你的新習慣,有沒有辦法用類似的方式去累積微小成果呢?

▸▸▸ 如果你對人生規劃、習慣養成與目標設定等主題感興趣,歡迎索取我們的季節限定免費課程【Dream To Goal 人生思考設計課】,此課程的免費版本會和你分享「建立自信、破除迷惘的方式」,今年的開放時間為 2020/11/1 至 2020/11/14,索取課程請至: https://zoeyk.co/dreamtogoal (可先加入候補清單)

習慣力:打破意志力的迷思,不知不覺改變人生的超凡力量

建立習慣之前,要先承認我們並不完全理性

其實我仔細想想,真的發現我人生中沒有一項習慣是我刻意建立並按表抄課所養成的,就連冥想在最一開始我都只是想到才做一下,或者是有去上瑜伽課時跟著老師一起做冥想。

大學畢業之後,我其實沒有太多新習慣的建立,最大的改變只有聽Podcast、練瑜伽、冥想與睡前看書。

養成睡前看書的主要原因是我的另一半會在睡前看書,那他在看他的書,我也就跟著看我自己的書,這也變成了一種每天晚上都會發生的「情境」,而聽Podcsat與練瑜伽也完全是由情境而產生,因為在洛杉磯要到處開車,因此便養成了上了車先打開Podcast來選節目的習慣,就連瑜伽也完全是因緣際會,平常我會去圖書館工作(因為那邊最安靜),而工作完畢圖書館會開放瑜伽教室讓市民免費參加,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這些習慣一點一點的被建立起來。

承認我們並不是完全理性,就是要去理解那些縝密的計畫其實不一定管用,在建立習慣上,或許用道家順應自然的方式會更容易些。當然,前提是我們必須要先了解習慣形成的基礎、思想與行為的關聯,以及內外在獎勵的驅動因此到底是什麼,這樣才可以用「對的」方式,自然而然地養成習慣。

自制力高的人並不是比較會控制,而是他們有好的 習慣力

實體書 – 博客來連結 電子書 – 讀墨購書連結

 

希望今天的內容對你有幫助 🙂

Zoey

如果你想要經營個人品牌、打造不被地點限制的工作,歡迎你來領取免費四天的迷你課程,在這四天裡,我們每一天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Tips:包含常見的錯誤與迷思、內容變現的形式、興趣與事業的差別、以及如何找到熱情、創造價值。

Hey,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嗎?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

#22 如何找到「持續下去的動力」? 3個助攻密技大揭曉!

#22 如何找到「持續下去的動力」? 3個助攻密技大揭曉!

你會不會經常覺得自己做起事情來虎頭蛇尾、三分鐘熱度呢?今天的節目裡,我會和你一起破解「 動力 」的來源到底是什麼,以及3個小技巧,讓你不用特別強迫自己,就能持續堅持下去。

這個話題很熱門,也有很多人都會來詢問我:「咦?你的品牌沒有賺很多錢,你堅持下去的動力是什麼?」「你為什麼能夠一直有內容產出?」「你難道不會累、不會疲乏嗎?」

這幾天,我突然靈光乍現,破解了這個程式碼,我也馬上做了整理來跟大家分享,你準備好了嗎?持續下去的動力到底是什麼⋯⋯答案要揭曉了⋯⋯

收聽完整內容:

請幫忙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

 

答案就是:好玩!

其實答案就是這麼簡單,持續下去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好玩。

我為什麼可以一直寫文章,一直錄製音頻節目呢?因為我真的是發自內心的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所以我根本不用督促自己,我就會自動自發來做這件事。

所以,你現在暫停一下,仔細想一想自己為什麼會「自動自發」的去做某一件事?你為什麼會在假日的時候整理花草?去爬山?你為什麼喜歡玩手遊?為什麼會在下班的時候追劇?為什麼在通勤的時候滑Instagram?

因為這些事對你來說,某種程度上挺「好玩」的嘛,所以你當然不用特別的要求自己,就可以一直堅持、一直持續的做下去,對吧?

認識自己

反過來說,無論你今天要做任何事情,如果你本身不享受或不覺得好玩,儘管你再有意志力,真的很難堅持下去,因為這不符合人性呀!這不是你的問題,這是人的天性。既不好玩、也不享受的事,到底哪來的「動力」能讓你堅持下去呢?

很多人列了很多目標,他有新年新希望、他想減肥、他想要開始學英文,當一個人從零,到建立好一個目標,到開始執行,這時候所運用到的「行動力」是憧憬、是夢想、是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未來向你招手,只要你看得到、或想像得到未來的自己,那要踏出那一步並不困難,而且通常,你也是躍躍欲試的開始。

但是為什麼,你明明看的到自己的願景,又會在做一做之後沒有動力呢?其實答案就像是上述所說到的,你要享受、你要喜歡這個過程,你才能持續下去。

讓你開始的原因是結果,讓你堅持下去的原因則是過程。

那究竟要怎麼樣才能夠讓自己強化「堅持下去」的動力呢?這裡有3個技巧分享給大家:

#22 如何找到「持續下去的動力」? 3個助攻密技大揭曉!

強化持續下去的 動力 ,3個助攻妙招:

#1 呼朋引伴或設計獎勵

假設你本身不是個特別喜歡做那項事情的人,我會建議你運用自己的創意,把這件事情變成一個好玩的事情。

如何讓堅持運動變好玩?如何讓早起變好玩?如何讓練習英文、看書變好玩?運用腦袋好好思考一下,你認為的「好玩」長什麼樣子,而我個人推薦你可以使用呼朋引伴和獎勵機制的方式。

和朋友一起運動,是不是比較好玩一點?加入社團或有朋友可以一起練英文,會不會比較好玩?又或者,你能不能夠設計一點獎勵給自己?例如說你最近在練習早起,是不是能夠在前一晚先準備好明天漂亮的衣服,先想好一頓豐盛可口的早餐呢?

運用自己的創意,讓最近在做的挑戰或任務變成一個你會「自發性想去做」的事情,因此,試試看找同伴一起進行,或想一些能讓自己興奮的獎勵,雖然有點小作弊,但還是有辦法讓你提高持續下去的動力。

自由工作者的好處

#2 選擇你擅長的類型下手

如果你本身就不是一個特別喜歡、特別擅長某件事的人,硬逼自己去執行,那樣的過程的確會非常痛苦。相反的,如果你能夠從自己比較擅長的類型開始執行,你堅持下去的機率也會更高。

例如說,其實你真的很不喜歡也很不擅長跑步,那能不能夠換成瑜伽、游泳或是皮拉提斯呢?如果你本身不太喜歡上健身房,那可不可以換成去公園、登山,或者是騎腳踏車、打球呢?

選擇一個你擅長的方式進行非常的重要,以我的例子而言,我其實知道自己的強項是文字,所以管Youtube、Instagram、或是直播在現在非常流行,但我內心知道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

並不是說其他部分都完全不能碰,但我知道重心應該要放在哪裡,而不是一直把頭栽進去那個看似「成效會最好」但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然後自己做的很累也不享受,那也不會持久。

Flatlay Photo of a Watch on Book

#3 漫無目的的沈浸在其中

很多人說「當興趣變成事業之後,就不再是興趣了」,這其實是因為興趣是要有「趣味」的成份在。什麼東西會扼殺趣味?答案就是壓力,什麼東西會創造出壓力?答案就是「期望」

我們期望自己瘦幾公斤、期望自己考試考幾分、或者是期望自己賺到多少錢、達到怎樣的目標,這樣的期望,會發生兩種狀況:

第一個就是你達成目標後,就不會再持續做這些事情,因為沒有必要了,你只能靠再想出下一個目標來讓自己有個理由繼續執行下去;第二個就是你開始發現自己達不到目標,或跟你想像中的不太一樣,你就會堅持不下去。

因此,我建議你除了有「目的性」得進行這些任務之外,也花一點時間來「漫無目的」的沈浸在其中。

Woman Sitting on a Cliff Watching the Body of Water

除了平常有在上英文課,你能不能在課後找一些有興趣的英文影集來看?除了平常你有在健身之外,能不能睡前或是起床的時候,花個十分鐘來拉筋,好好舒展一下呢?

這個過程,對你來說該是療癒的、舒壓的,或者是有點心不在焉的,留一點空間給自己wonder,你的腦袋會因為這件事情沒有什麼壓迫而越舒服,當它越輕鬆,你做這件事的意願也會提高。

另外呢,這也是個Reminder,你要隨時回頭問自己:「如果不是為了目的、不是為了績效,我還會想要繼續的做這件事嗎?」

很多人進到一間公司,明明是因為對職位本身有感興趣,但卻因為上班長時間的壓力,和目標導向的操作方式,磨掉了你的熱情,導致你下班之後就再也不想碰。那當你沒有漫無目的沈浸,又或者沒有從中得到樂趣,久而久之,你當然就會變得開始不喜歡這件事情,也堅持不下去了。

找到個人品牌主題

從興趣到堅持到習慣

當然,不是每一件我們持續做下去的事情,都只是基於「好玩」這個原因。例如說刷牙洗臉,它可能本身不是太好玩,但因為它已經是你的生活習慣,所以你可以忽略自己的「感覺」,身體就會自動地來做這些事情。

而且,身體其實會習慣去做它已經有經驗、有記憶的事情,你的身體做了以前沒有做過、或有點不一樣的行為,你的腦中會產生一些化學分子,讓你感到不舒服。例如如果你沒有刷牙就跑去上班,你應該一整天都會覺得有點怪。

到這裡,大家應該都知道「好玩」才是促使你一直持續去做這件事的最主要原因,當你一直持續執行,它在未來才有可能變成那個「如果你沒做會感到不舒服」的習慣。

然而,在它還沒成為習慣之前呢,你一定要多多少少對這件事情有發自內心的喜愛,不然,如果你只是為了一個新的早起挑戰、或只是覺得大家最近都在瘋冥想、瘋瑜珈,而跟著去朝聖的話,你絕對不可能堅持到哪去的。

延伸閱讀:如何規劃人生,打造你的理想生活?試試這3個立即見效的方法!

持續下去的 動力

找到那件沒有人付你錢、沒有什麼用意,你還是愛不釋手的事情

說了這麼多,就是愛啦。要持續進行一件事,絕對是愛的使然。

你以為賺大錢、贏得比賽、漂亮的身材和更受人稱羨的人生是你要的,但其實,堅持是一條既漫長又很單調的路,沒有人給你一路拍拍手,你甚至得一直打開拍照來證明自己“有在堅持”,才能夠得到他人的見證,但這種事情做久了,你一定會想說我是何必呢?我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所以,為了你自己,自主的來執行這些事情,靠的就是一股真誠的熱愛,當你能從中得到的舒壓和樂趣,無論是再困難的事情,都能使你跌倒了以後,再次地站起來堅持下去的。

你的那件事,是什麼呢?在下面留言和我分享一下吧 🙂

Zoey


Hey,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嗎?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你對遠端工作、個人品牌和自我成長的議題感興趣嗎?加入我們,得到第一手的資訊與消息!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