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Wing Chen | Jun 23, 2022 | Podcast, 有愛
歡迎你來到佐編茶水間 2022 春季特別節目:老同學回娘家,這集我們邀請的是 女子健心室
在這個系列當中,我們邀請了 Brand Your Life 的優秀畢業生來分享他們在個人品牌經營上的實戰經驗與歷程,也希望讓你了解其實每一個人都能夠透過時間、技術、資源的累積,來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設計出你理想中的生活,讓我們一起迎接這些老朋友們,歡迎回家!
👉 觀看本集文字稿內容:原文網站中,可以選擇想要聽的段落直接跳著聽(幫你把段落都整理好😉)
💌 訂閱佐編茶水間電子報:固定每週一寄出精彩的電子報,也會有許多只在電子報分享的小驚喜唷!
⭐ 加入臉書私密社團:與8000位聽眾&團員一起討論遠端工作、品牌經營與自我成長
⚡ 參加 1 小時個人品牌力免費線上課程:跟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
💙Let’s be social: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Brand Your Life 課程介紹】
Brand Your Life 是一套教你用自我探索與個人品牌打造獲利模式的線上課程,課程會透過主題選擇、市場差異化、內容產製、商業模式設計到行銷方式等 8 大單元,一步步帶領你從無到有的建立自己的品牌,讓你用熱愛的事物賺錢,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工作,歡迎點擊下方圖片了解完整課程資訊。

📍【品牌介紹】 女子健心室

大家好我是 PeiPei ,我是女子健心室的品牌創辦人跟 Podcast 節目頻道的主持人,這個頻道的內容不分性別,主軸是希望幫助大家可以關照自己身心靈健康的平衡跟成長。
請用三個形容詞來形容自己?
真誠、細膩、富有創造力。
有沒有什麼最喜歡的水果?
放到很甜的奇異果,黃的或綠的都可以。
有沒有什麼不吃的食物?
苦瓜,超討厭,我親戚都會騙我說不苦,但是真的都超苦,不再受騙了。
壓力大的時候喜歡聽什麼樣的歌?
我喜歡聽很有力量的歌,尤其是歌詞很有力量的,能夠讓我充電、有勇氣再前進。
如果一輩子只能吃 cheese 或巧克力,你會選哪一個?
巧克力,因為我喜歡吃甜的。
推薦一間近期或者是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的餐廳?
我蠻喜歡吃蔬食餐廳的,很喜歡 Plants ,它的食物都是無麩質、天然,用原型食物去做的,感覺不出它像蔬食,非常的有創意、好吃。
空閒的時候都喜歡做些什麼事情?
追劇,而且是一口氣追完。
推薦一部你最喜歡的電影?
我很喜歡真愛每一天,每次看都會哭,會有一種要好好把握當下,珍惜跟身邊的人相處的感覺。
大學是什麼校系?
北科互動設計系第一屆。

當初是什麼樣的原因踏入個人品牌的創業?
很大原因是因為我從小的家庭教育,我媽媽非常重視健康,在我讀設計系,甚至是當設計師的時候,我也特別重視我自己的身體,決定要做個人品牌是因為聽佐編茶水間的 Podcast ,打開了我很大的視野。
了解到原來工作跟生活是可以不被地點還有時間給框住的,所以我也想結合我熱愛的設計、健康方面的資訊,做自己的分享。
目前個人品牌的變現模式有哪些?
主要是業配的合作、聯盟行銷跟線上課程,我也有一個說書讀書會的平臺。
如果回到個人品牌經營最初期,有沒有什麼事情是希望可以早點知道的?
我覺得每一個時期都有它會走的路,所以也沒有什麼後悔的事情。
當初是在什麼樣的契機下發現茶水間這個節目?
有一個 YouTuber Ryan 邀請 Zoey 上節目,從那邊連到了佐編茶水間,成為了忠實聽眾。
上過 Brand Your Life 之後有沒有覺得蠻特別或是蠻喜歡的地方?
我覺得 Brand Your Life 課程 CP 值很高,真的是由淺入深,每支影片都可以用瑣碎的時間學習,也提供了很多的工具資源,後續也有很多的更新,真的是很不錯,推薦大家。
你覺得什麼樣的人適合 Brand Your Life ?
想要打造個人品牌,經營自媒體的初學者,因為它還蠻全面的,能夠打下很好的基礎。
覺得在經營個人品牌的期間,自己做得最對的事情?
Follow my heart.

個人品牌創業初期有沒有遇過收入不穩定的時候,如果有,你是怎麼樣去調整心情的?
一開始我是接業配來度過收入不穩定的時期,有個很大的轉折點是去接受這個不穩定,因為我本來就是踏入了一個不穩定的行業,我覺得收入就像潮起潮落一樣。
有沒有遇過身邊的親朋好友反對你進行個人品牌,如果有,當初是怎麼樣跟他們溝通的?
我蠻幸運的是完全沒有,就算有,我可能還是會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我覺得人生是自己的,別人沒有辦法幫你活,所以要活出自己想活出的人生。
如果沒有在做個人品牌,你覺得你可能會做什麼工作?
做設計師吧,就是我的老本行,或是也蠻想當歌手開演唱會的。
推薦一位近期最喜歡的中文市場的創作者?
一直以來的 role model 可能就是佐編茶水間。
有沒有什麼特別想要改掉的壞習慣?
不要把劇一次追完,好累哦。
分享一本改變你人生的書?
僧人心態,它算是我踏入身心靈一個蠻大的轉折點,它把僧人的心態帶入日常生活中,真的很適合大家去執行。
人生中有沒有蠻尊敬或者是蠻崇拜的人生榜樣?
自媒體界的話就真的是 Zoey ,還有 S 編,我覺得 Zoey 是提供非常落地的建議,而 S 編則是能夠給予蠻多心靈上面的支持。
📍【工商時間】 女子健心室
大家可以在 Podcst 或是 IG 上搜尋女子健心室並 follow PeiPei , PeiPei 也有另一個 IG 叫 peipeifitlife ,頻道上面會分享很多結合身心靈方面相關資訊的分享, PeiPei 最近也有在籌備飲食自由班,主要是希望大家可以去療癒自己跟飲食還有身體情緒方面的關係,與自己和解。
另外也有一個說書的讀書會平臺,會分享 100 本 PeiPei 精心挑選過的好書,用 15-20 分鐘的時間分享給大家,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去 PeiPei 說書喔。
📍【本集結語】
非常感謝你收聽我們這次的佐編茶水間 2022 春季特別節目:老同學回娘家,我們這套課程目前已經有超過 2000 位學生,也會在 2022 的 7 月 1 日正式滿三歲。在教導這套課程的路上,我和許多學員變成有私交的好朋友,也看見許多人的人生大轉變。
有人成功離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開始創業,有人終於完成出書的夢想、持續創作,更有同學在這套課程中認識另一半,結識了美妙的緣分,對我來說 Brand Your Life 不只是一套線上課程,更是成就今天的我的重要元素。
我們也即將在 2022 的 Q3 推出全新的教練計畫,帶你一起設計出自己的產品服務、商業模式與行銷策略,我這裡會搜集一個 waiting list ,如果接下來真的要 Launch,我會先把名額給這些有來報名等待清單的人。
👉👉 加入佐編私塾殿等待清單
如果你也能夠加入這個課程的大家庭將會是我的榮幸,只要你相信,你有權利,也有能力,去過你真正熱愛的人生,也許下次回家分享的就是你喔!
Love,
Zoey + Team
如果你聽完這集節目,覺得對你有收穫,我也想邀請你到 Apple podcast 按下訂閱按鈕,並且幫我打星評分留言,留言時也希望你告訴我你在聽的是哪一集(集數),以及你喜歡或不喜歡這集的什麼內容,如果能夠清楚描述,對我和這個節目都能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 1 小時個人品牌硬實力免費線上課程,在這 1 個小時裡,我會和你分享四個你不曉得的自媒體獲利模式和經營法則,教你如何避免初學者經營品牌時常犯的錯誤,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by Zoey | Jan 3, 2021 | Podcast, 有愛
在今天的節目裡,我會跟你分享我在 2020 年讀過的所有書中,最推薦的前五名 改變人生的必讀好書 ,這些書的領域是自我成長、創業、及商業思維, 而在節目的最後,我也會分享一個驚喜彩蛋消息唷!
延伸閱讀:2018精選10本「看完會改變你人生」的自我成長、品牌經營書籍

收聽本集音頻:

本集聽眾回饋:

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看到佐編茶水間
本集 Sponsor:博客來
博客來 2021 黃金月在 01 月 04 日正式開展,各式各樣的書種與百貨都下殺 3 折起,尤其 01 月 05 日線上最大國際書展開跑,集結更多好書和好物優惠。另外,如果你是博客來的會員,每個月 7 號為博客來會員日,而這次一月會員日加碼變 2 天,也就是 01 月 07 日至 01 月 08 日,在全館單筆結帳滿 $1,000 元就可以直接再享 88 折優惠!
博客來知道我們的聽眾都很愛看書、愛學習,因此特別提供「佐編茶水間」聽眾專屬的折價券,全館不限商品只要滿 $599 元就能直接直接現折 $50 元,這是限量限時的優惠活動,使用期限到一月底,限量「2,000」份。
另外,博客來也特別設立「佐編茶水間」書單專區,所以我今天所介紹的五本書,都會集結在這個專區,記得先領取折價卷再去逛書店唷!
✨ 博客來 黃金月活動 ✨
**50元折扣碼滿 $599 即可折抵,使用期限至2021.1月底,需要先登入會員才能領券呦!**

哈囉我是 Zoey ,歡迎你回到佐編茶水間 2021 年的第一集節目,新年快樂!我覺得身為一位知識型創作者的其中一個紅利,就是出版社會寄書給你看,並且邀請你分享你喜歡的書籍,所以我在 2019 到 2020 年算是真的讀了非常多本很棒的好書,而今天我會嚴選出我在 2020 年讀過最棒的五本書,這五本並沒有順序之分,五本都一樣棒,而它們真的都會改變你的人生,有興趣購買可以直接點選書名或書的圖片連結,那我們就開始囉!
五本 改變人生的必讀好書

這本書不是新書,事實上,他已經上市了超過 30 年的時間,並且在 2020 年出了一本 30 週年慶的修訂版本,一本能夠蟬聯 30 年持續在暢銷榜上的書,一定有它的道理在,如果你對人生規劃或獲得一個理想的生活特別感興趣,我認為這是一本一定要讀的著作。
你可能在想,這本書好像也只是在談論習慣?它究竟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我覺得這本書最特別的部分就是作者的觀點、魅力和經歷,因為成功人士的習慣這個主題其實人人都可以寫,或許比爾蓋茲、歐巴馬都可以有類似的著作,但因為作者史蒂芬柯維一直在「人類潛能開發」的領域做研究,所以他分享出來的故事和觀點都特別的到位且特別有說服力。
書中有七個習慣,而我們可以把這七個習慣用三、三、一的方式做分類:
書中的前三個習慣是關於個人內在的思維及態度,而四五六則是關於個人對外的,跟身邊環境、人的互動交流的心態,第七則是循環重複所有的方面並持續精進。
書中精彩的地方,就在於這些觀念很常聽到,卻很少人真的全部都做到,例如第一個習慣,是主動積極,光是主動積極這一點,你思考一下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有哪些人是你覺得他們超級主動積極的呢?是不是就開始分化,並且淘汰了一些人?
這就是為什麼,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成功,因為這七個習慣幾乎就是一塊一塊的淘汰掉大部分的人,而去蕪存菁之後,擁有這七項習慣的人就真的是僅存的菁英,他們自然也會成為更容易邁向成功的人。
因此,我們相信,當你養成這七個成功者必備的習慣之後,你在做人生規畫時,會更積極主動、然後能更有概念的去設計自己未來的目標,達成你理想生活的機率,自然也會變高囉!

這本書是在 2019 年上市,我聽很多人的推薦,卻一直沒有找時間好好來閱讀這本書,直到 2020 年初讀完了之後,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他是一本極具科學理論卻又易讀好懂的實用書籍,也是我認為無論你的年紀、背景、性別、專業或理想生活是什麼,都應該要讀的好書。
這本書的核心是在告訴你養成好習慣和戒掉壞習慣的方式,老實說,這些內容我們可能或多或少都聽過,但是,作者詹姆斯克萊爾是我見過把這整個習慣建立的過程講述的最清楚、最好懂且最容易執行的人,例如:他在書裡提到「行為改變的四個法則」分別是提示、渴望、回應、獎賞,用這個法則去設計自己的理想生活真的是再適合不過的方式了。
這本書我自己看了兩遍以上,而且如果我在生活中想到類似的題材,也會再回去翻書裡面的細節,找到一些對應的方法,他真的是一本非常好用的書籍,就連我在製作之前的人生設計思考 DTG 時,我也參考了書本裡的許多內容,當同學問我說:「要如何戒掉自己玩手機的習慣?」或是「在家工作一直分心該如何調整?」時,我甚至都會跟他們說:「你先去讀原子習慣,讀完且跟著書裡面的方式照著做一陣子,沒有改善的話再來一起討論。」是的,這本書就是如此的好用,完全是一本可以放在辦公桌前的應用守則。

這本書比較不像是《原子習慣》這樣的工具書,這本書反而像是第一本《與成功有約》的啟發性書籍,如果要用一句話貫穿整本書的主軸,那就是:「如何訓練你的心,平靜而有目標地過每一天。」我個人其實並沒有任何宗教信仰,可是以一個沒有宗教取向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算是讀起來非常舒服甚至闔上書本之後還能讓你意猶未盡的好書,所以千萬不要因為書名就以為這是一本與佛教或道教有關的書籍,他內容裡是有相關的概念,可是絕不是一本在傳教的書。
那我為什麼會想要推薦這本書呢?是因為我發現很多在事業上擁有一定成就的企業家,都會有自己的信仰或在業餘的時候開始接觸道教、儒家、薩滿或僧人思想,而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商場上的成就其實某方面來說都是身外之物,尤其我們大部分人不可能永遠都是一帆風順的,就連看似最成功的企業家或是偉人,都有自己的困境,而很多事情是儘管你再有錢、再有資源都不一定能順利解決的,因此,你不能控制外在因素,但是你永遠都可以調整你的心態。
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就是這類型的書籍可以拓展我們「觀看的方式」,也許,現階段的我們只有一到三種看事情的角度,那透過不一樣的哲學、精神或信仰,或許我們就能找到一些能幫助我們度過難關的好方法,如果真的沒有方法,我們至少也更知道要如何放下,如果真的沒辦法放下,我們也能學習如何從中用不一樣的思維找到值得感恩的元素。
本書作者傑‧謝帝是一位特別講行銷策略和心靈啟發的 Podcast 主持人、而他特別的地方就是,他在英國前十強的倫敦卡斯商學院畢業後,反而是選擇出家,到印度孟買去做了三年的僧人。因為有實際的修行經驗,讓這本書讀起來更有故事和韻味,尤其他會在每一個章節的後面帶你做一些有趣練習,例如:如何呼吸、如何進行內觀、如何唱誦,這些就像是僧人的日常練習,或許慢慢的你就更能發覺自己內在的聲音,做出對當下而言更好的決定。
延伸閱讀:《 僧人心態 》如何利用3S原則過出「有意識地」的理想生活?

這本書的主軸其實就跟書名一樣,教你怎麼真正的讀懂一本書的精髓和重點,無論你是喜歡從頭到晚讀完一整本,或是喜歡快速閱覽挑重點觀看,這本書都能告訴你如何選對重點核心並且真的將書內化進自己的知識庫。
我覺得這是一本 CP 值很高、不會太深奧,但是又乾貨滿滿的一本書,例如:他會告訴你怎麼帶著目的去學習,怎麼走入沈浸式的閱讀狀態、怎麼去畫一本書的思維導圖,讓你不僅可以看懂書,甚至還知道要怎麼說書,讓自己看懂,別人也聽得懂。
為什麼會選這一本書來做推薦?因為我相信現代人每一天、每一分都在接觸大量的資訊,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我們就要將自己的邏輯架構建構得更加堅固,知道要如何挑選更適合你的資訊以及更適合你的消化方式,我們看書或學習才能夠有效、更有意義。
這本書的作者是中國知名讀書會「樊登讀書」的創辦人樊登,自從看了這本書之後,我就加入了樊登讀書會,而我覺得樊登是一個很神奇的人,他講書的速度很慢,經常是一本書講一小時且一刀未剪的呈現,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這個大叔可以這麼有台風魅力且一字一句都啟發著你?我認為這是非常值得學習和效仿的,我甚至也覺得這個讀書會特別適合邀請你的父母加入,也許因為他是中年大叔,他很常分享教育、親子關係、溝通類的書籍,所以講給父母聽或許更有啟發性。因此,如果你有在新的一年想要開始跟父母有不一樣的話題、有不一樣的相處方式,我真的很推薦樊登讀書會,他真的改變了我的觀點也持續著改變我的人生。
延伸閱讀:#99 樊登讀書會:如何運用邏輯思維與大局觀,真正 讀懂一本書 ? / 許景泰

這是之前非常知名的暢銷書《習慣致富》的第二集,它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理財書,因為它其實並沒有特別多的方法或乾貨,整本書甚至像是小說一樣,是由爺爺與三個子孫的故事所帶出所謂「人生實踐版的財富」。
這本書閱讀起來的感覺有一點像是《富爸爸窮爸爸》或《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它裡面充滿故事情節、幽默感、淺顯易懂且直接明瞭,我甚至覺得這一本書非常適合用床邊故事的的方式唸給小孩聽,因為它真的挺像一本有趣的小說,讀起來一點也不吃力。
推薦這本書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認為人生的財富絕對不是金錢,但人生的財富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都需要金錢,而我也發現,當我們有自己所引發出的財務問題時,通常是兩種主因造成的:
一、不良的生活與消費習慣
二、在面對重大決定時作出錯誤決策
如果我們有不好的購物習慣,它可能會積少成多,讓我們開始的財務出現狀況,或當我們在投資、買房、結婚等人生重大事件時做了錯誤的財務決策,也必須開始背負起後續的財務問題,而這本書就是針對這兩種情況「生活習慣與人生大事」來做文章,因此和你我的生活都有關聯,讀起來也特別有共鳴。
延伸閱讀: #114 習慣致富人生實踐版 :窮習慣與富習慣創造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 歐陽立中

五本 改變人生的必讀好書 的閱讀順序
以上就是我在 2020 年所讀到的五本好的書。
建議可以先看《讀懂一本書》去學習讀書的方法,讀完之後,去看《原子習慣》,了解改變行為的原理,再來去讀《與成功有約》,找出書裡面提到的七個成功人士的習慣,並利用《原子習慣》的方法來套用在生活裡,接下來你可以去看《僧人心態》,為自己增添一些新的視野與觀看的角度,最後你可以在茶餘飯後看《習慣致富人生實踐版》,重新檢視自己花錢的方式。

最後,我們在節目裡要公佈的驚喜彩蛋就是,我出了人生的第一本書啦!這本書在 2020 年的年初開始動筆,經過將近一年的嘔心瀝血,現在已經上市到各大書店通路,書名叫《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
若要用一句話貫穿主軸,它會是在跟你分享「如何把喜歡的事做成事業,成為一位斜槓或創業者的提案」。
書中結合了我的個人故事、設計思考和個人品牌經營的知識,我認為它是六成心態故事、四成工具乾貨組合而成的書,會寫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一定都會在人生中經歷摸索或迷惘,有時不只一次,有時不只一年,而在面對這些對生活的疑惑與無力時,我們往往強調努力熬過去就會好轉,但很多情況是,不論再怎麼努力都很難改善,那我們為什麼不去思考其它的可能性,創造一份自己熱愛收入又穩定的事業呢?
本書會從佔據生活中最多時間的「工作」切入,和你分享我讓興趣變成事業且賺到滿意收入的心路歷程,打造一個讓你迫不及待想起床工作的理想生活,我非常開心這本書的誕生,這花了我一年的時間撰寫、來回修改,它改變了我的 2020 年,而我也希望它能為你帶來收穫,帶給你一個有錢、有愛、有意義的人生。

如果你對個人品牌感興趣,並且想要打造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事業,歡迎索取我的免費四天線上課程,每一天我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心態、知識和技法,教你如何打破個人品牌的經營迷思,找到熱情、提供價值。
Hey,這是你想看的內容嗎?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
by Zoey | Nov 30, 2020 | 有愛
你會不會經常覺得自己的生活過的汲汲營營,沒有起伏、沒有記憶點,每天像機器一樣過著重複且枯燥的生活呢?今天,我想要介紹一本我很久沒有看到這麼好看的書:《 僧人心態 》,我除了會做一點簡單的作者介紹、書本介紹之外,也會告訴你書中提到的「3S法則」,以及怎麼過出一個有意識的理想人生。
延伸閱讀:為什麼你會 一直想換工作 、一直不想上班?用設計思考尋找核心根源!

《 僧人心態 》書本介紹
本書作者傑‧謝帝( Jay Shetty )目前是一位Podcast主持人、內容創作者和數位行銷策略師,他曾經做過許多心靈啟發的爆紅影片,其中一支甚至有超過80億次的觀看次數,也有被富比世評選為30 Under 30(30位30歲以下傑出青年)代表之一,但是,這些經歷都不比他的人生經歷有趣——他在英國前十強的倫敦卡斯商學院畢業後,沒有接受知名企業的工作機會,反而是選擇出家,到印度孟買去做了三年的僧人。
其實我一直都覺得,一個人會出家一定是有一些特別的人生事件,沒事不會特別想到要去當和尚的,但是,作者在他為何選擇做為一個僧人的這一段比較輕描淡寫,只有說到他曾在大學一年級時聽到了一位僧人大師的演講,深深的對僧人的哲學著迷,因此從大二開始,他就會一邊上學、一邊參加道場的活動,經過了三年多的洗禮也就是畢業之際,他決定不要去知名企業工作,而是選擇另一種不一樣的人生。
而我相信就是因為如此不同的經歷與選擇,才能造就出這麼特別的人生故事。這本書正是在分享作者這幾年來如何把僧人的信仰、精神、心態和哲學轉換到世俗的生活中,他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一一解釋我們在人生中面臨的難題和挑戰,要怎麼樣用僧人的學問來解題。
若是看書名,你可能會以為它是一本空有說法的心靈雞湯,但實際上,作者包了滿多乾貨在裡頭,例如每一個章節的最後都會有練習的方式,告訴你僧人是如何處理這個情境題,甚至在書本的最後都還有相關的心理測驗,讓你知道你是吠陀道中的哪一種種姓,因而也有一些對應的延伸議題可以去探討,因此我覺得這本書不只非常具有啟發性,而且還真的挺實用的,作者巧妙的將僧人心態與商業思維融會貫通包在一起講,讀起來真的挺過癮的。
延伸閱讀:《 人生給的答案 》頂尖人士如何解決那些人生想不透的瓶頸?

何謂 僧人心態 與 3S 原則?
你可能會很好奇,什麼樣的哲學、什麼樣的精神可以稱之為「僧人的心態」呢?我認為用一句話來貫穿,就會是「有意識地過生活」的方式。在日常中,我們很容易因為各式各樣的雜事,而進入了無意識的狀態,無意識狀態會讓我們用自動駕駛的模式進行事情,但在有意識的情況之下,我們其實可以更細膩的品味生活、慢慢地思考自己有什麼選擇、認真的感受活著的片刻。
想要「開啟」有意識的生活,其實就是從自我察覺開始,在這裡,作者分享了3S原則來作為輔助工具。
第一個S:SPOT
第一個SPOT,其實是認出、指認的意思,在無意識的生活下,我們很容易會沒發現此時此刻的自己其實正在抱怨、正在反駁、正在生氣、正在傷心、正在嫉妒、正在保護自己⋯⋯當我們沒有發現,我們當然不會停下來感受自己的情緒,那對於眼前所發生的事件,我們便很有可能用慣性的反應來面對。
慣性反應有好有壞,好的慣性反應可以讓你在面對刺激時彈性思考,壞的慣性反應可能會讓你攻擊他人來自我防衛,當然,我們人生的樣貌都是一點一滴的經驗總和,如果你對現在的「總和」不滿意,很有可能是因為你的慣性行為需要調整,而調整的第一步就是問自己:「我現在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這是在反映著我的什麼情緒?」可以將這個提問問三遍,因為當你要問三遍,你的思緒就會慢了下來,只要慢了下來,就可以有空間開始做自我覺察。
第二個S:STOP
當你開始察覺自己的情緒與感受時,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停下」,不要急著反應也不用急著反應。我們面臨到的狀況通常是三種類型,分別是已經發生、正在發生、將要發生的事情。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急」也不會讓時間倒轉,而人只要一心急,就容易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也就是慣性行為)來處理事情;關於正在發生或即將要發生的事情,要是一急也可能會腦筋空白,不如停下幾秒鐘,閉上眼睛整理思緒,幫助你判斷當前情況的最佳因應策略。
在停下來的時候,我們的腦中其實就是進到「有意識」的層次裡了,在有意識的層次裡,你便可以感知道自己在面對眼前的事情時,能夠停下、能夠做選擇、能夠深呼吸一口氣,用不一樣的方式來處理,透過停下來想一想,我們其實就更接近理想的生活了。
第三個S:SWAP
當你停下來思考後,我們就是要進到第三個重點「調換你的想法」,如果停下來之後,又衝動使用自己的慣性行為,那其實對於整體的結果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有意識地察覺、停下,其實都是為了最後一步:「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在察覺的過程中,你可以觀測到自己現在究竟是什麼樣的情緒,在停下的過程中,你或許就可以發現自己除了A方法之外,或許也可以試試看方法B、方法C,那在第三步Swap,我們就是要跳脫慣性,選擇一個更有意識的決定。
舉一個實際的例子和你分享。我開始在做自我覺察練習後,有發現我開始可以指認自己的反駁情緒,例如有時和我老公吵架時,我會急急忙忙地想為自己的立場作辯解,或者很容易說:「你自己還不是一樣!上次XXX事情的時候,你也犯一樣的錯啊!」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我心裡已經非常清楚自己已經離題了,只是想要用翻舊帳的方式來轉移目標,讓自己不再是做錯事的人,但對於「解決眼前當前事件」,翻舊帳或拉其他人下水其實一點幫助都沒有。
當然,在那個當下很容易被情緒沖昏頭,因此就算感知道了自我保護的衝動,還是難以吞下那股氣選擇不一樣的反應。因此,我開始會大聲的說出我當下的情緒,來幫助我跟我先生了解到現在的狀況,例如我會說:「我現在開始在想一些反駁你的方式了。」、「我開始在腦中尋找你過去犯過的錯了。」像這樣大聲讀出來的方式,或許並不是當前情況的有利解決辦法,但是,它完全可以幫助你與夥伴了解你現在在腦子裡做些什麼,最重要的是:「為什麼腦子會往那個方向前進呢?」其實,這也是停下來的方法之一,如果無法馬上調換自己的做法,也許說出在腦中發生的事情也可以緩和眼前的情形。
延伸閱讀:《 大腦整理習慣 》拒絕知識焦慮!3步驟整理腦內「不必要」的資訊

《 僧人心態 》 如何有意識地過生活?
我在讀了這麼多國內外的商業書籍之後發現了一個有趣的 Fun Fact,很多在事業上擁有一定成就的企業家,都會有自己的信仰或在業餘的時候開始接觸道教、儒家、薩滿或僧人思想,我相信,我們在商場上的成就其實某方面來說都是身外之物,如果我們能有一種精神、信仰或哲學來體現我們的思想,那我們生活中的日常行為都能被賦予更深層的意義。
我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宗教信仰,也尚未決定自己比較信奉哪一派的精神學說,但,我自己非常認同作者在書中提到的「放下,其實不等於放棄」這樣的說法。
很多人會以為出家人的生活就是放棄了與現實的連結,活在自己的桃花源裡,只與有同樣信仰的人為伍,然而,在僧人心態中所指地放下,其實就有點像是我們說的指認、暫停,當你指認與暫停後,你就可以放掉一些不適合、不必要的情緒,然後去做出更好的選擇。
因此,放下並不是說丟掉感知、丟掉情緒,若是這樣,那當然就是放棄,然而,我們丟掉情緒後是為了去再次撿起並「重新選擇情緒」,所以有意識地過生活,指的就是這種「有選擇」的生活,活著是一種選擇,結束生命是一種選擇,快樂是一種選擇,幸福也是一種選擇,當我們能夠認知到自己一直都是有選擇的,我們其實也就抱持著僧人的心態在過日子呢。

博客來 – 實體書連結 讀墨 – 電子書連結
如果你喜歡這本書,歡迎點擊連結閱讀更多的書本資訊,分享一下,我最後做了吠陀測驗得到的結果是「指導者」,不知道你的結果是什麼呢?歡迎在底下留言跟我分享唷。
Peace,
Zoey

如果你想要經營個人品牌、打造不被地點限制的工作,歡迎你來領取免費四天的迷你課程,在這四天裡,我們每一天都會和你分享一個經營品牌的Tips:包含常見的錯誤與迷思、內容變現的形式、興趣與事業的差別、以及如何找到熱情、創造價值。
Hey,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嗎?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或是加入我的臉書私密社團一起做討論!
【免費支持】如果你幫我拍手5下,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的酬勞